论文设计——幼儿攻击性行为地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网络教育) 专升本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研究 站点:上海电大南汇分校 专业:[业余专升本]学前教育 学号:11141809007008 姓名:陈旖旎 立题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分点分段 分点分段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发现许多幼儿都有攻击性行为,这种行为在独生子女幼儿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对于每一个幼儿来说,幼儿园生活是他们人生起步阶段最丰富多彩的生活,同时也是人生最重要的阶段,他们将来的人格如何,都在这一阶段的教育。但在我实习期间,幼儿园里,常常见到教师们因幼儿之间有过度的攻击性行为而苦恼。特别的中班的幼儿,他们的语言与肢体动作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控制能力相对较差,情绪很容易冲动,很多攻击性行为都是从周围的人物及环境观察而来的,这不但影响了其他幼儿的生活和学习,而且严重的还会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因此,对于幼儿时期的攻击性行为矫正,显得尤为重要。 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种比较常见的社会行为,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首先阐述了关于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概念,而后进一步阐述了攻击性行为的主要类型,文章对影响攻击性行为的因素进行简要说明,主要叙述了其受家庭、儿童个体以及社会环境因素等的影响。本次研究通过一系列的调查法、观察法、案例研究法,最后提出了如何减少和控制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的方法,特别之处我们应该采取正面教育和引导,不可用粗暴的方法,应培养他们的爱心和与人为善的品质,这样才能使他们的身心得以健康成长。 立论根据及研究创新之处 攻击性是发展心理学长期以来的持续研究热点之一,它最早出现于婴幼儿时期,婴儿和学前早期儿童的攻击主要是由玩具争夺引起的,但进入学前期后,它具有社会意义的事件而引起的儿童之间的攻击性为逐渐增加。美国心理学家威拉德.W.哈特普的研究结果表明:年龄较小的儿童的工具性侵犯(又称操作性侵犯)要高于年龄较大一些的儿童。而年龄较大的儿童他们更多地使用敌意性侵犯或以人为指向的侵犯。攻击性行为是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发展状况既影响儿童人格和品德的发展,同时也是个体社会化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对他们的攻击性行为予以及时地矫正。本文就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发展、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减少和控制它的一些方法进行浅析。 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又称侵犯性行为,是指个体有意伤害他人身体与精神、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身体侵犯,即利用身体的一些部位或武器踢、打他人;二是言语攻击,如通过讥笑、讽刺、诽谤、谩骂等方式对他人进行欺侮。 HYPERLINK 3/gxnujpkc/xlwswl/xlws/ShowArticle.asp?ArticleID=1248 HYPERLINK 3/gxnujpkc/xlwswl/xlws/ShowArticle.asp?ArticleID=1248 3/gxnujpkc/xlwswl/xlws/ShowArticle.asp?ArticleID=1248,《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发展的特点及矫正》 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展表现:1岁左右儿童开始发生攻击性行为,到2岁左右儿童之间开始表现出明显的冲突,如打、推、咬等,到了幼儿期,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在频率、表现形式和性质上发生很大的变化。从频率上看,4岁之前,攻击性行为的数量逐渐增多,到4岁最多,之后数量就逐渐减少。从具体表现上看,多数幼儿采用身体动作的方式,如推、拉、踢等。尤其是小年龄的幼儿,随着语言的发展,从中班开始逐渐增加了言语的攻击,言语攻击在人际冲突中表现的越来越多,而身体动作的攻击反应逐渐减少。从攻击性质看,以工具性攻击行为为主,但慢慢出现敌意性攻击行为。比如在我实习期间,经常看到我们小班幼儿在玩玩具时,发生抢玩具的现象,他们在家习惯一个人独享,来到了幼儿园一件玩具需要同20几个小朋友共享,这时矛盾产生,而他们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完善,只能用手去打、抓、强抢玩具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慢慢的从身体上的攻击转化为言语攻击,如成人之间发生了分歧,有的人就会借机嘲讽别人,给对方起绰号以贬低对方。 (一)、概念 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时指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是儿童身上一种不受欢迎但却经常发生的不良行为,通常表现为对他们打、抓、撞、骂、责备、威胁等。 攻击性具有稳定、持续的特性。心里学家对600名受试者进行了长达22年的追踪研究发现,不论男性和女性,8岁时的攻击性记录能有效地预测成年以后的攻击性行为,如犯罪、夫妻不和等。另一项研究发现,不论女孩还是男孩。如果10岁左右爱发脾气,长大后多与同事关系紧张,所以宝宝的攻击性的强弱对他的一生产生重要

文档评论(0)

dmz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