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庆炳新理性精神与文化诗学.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理性精神与文化诗学作者童庆炳关键词新理性精神文化诗学世间万事万物都在变化着发展着我们研究着的专业文学理论也是如此回想年代初期我们对文艺为政治服务这一口号产生了质疑我们开始热衷于文学的审美特性的研究热衷于主体性的研究随后又开始热衷于文学语言的研究自律的研究成为时尚可以说在文学理论这个园地里先后出现了审美论转向主体性转向和语言论转向实际上当我们实现这种转向之时或之前西方的文学理论批评界则开始了另一种转向那就是文学研究的文化视野的勃兴西方文论向文化视野转移有其自身的原因资本主义越是发展到晚期自身的社

新理性精神与文化诗学 -------------------------------------------------------------------------------- 【作者】童庆炳 【关键词】 新理性精神 文化诗学 世间万事万物都在变化着、发展着。我们研究着的专业--文学理论--也是如此。回想80年代初期,我们对文艺为政治服务这一口号产生了质疑。我们开始热衷于文学的审美特性的研究,热衷于主体性的研究,随后又开始热衷于文学语言的研究,自律的研究成为时尚。可以说在文学理论这个园地里先后出现了审美论转向、主体性转向和语言论转向。实际上当我们实现这种转向之时或之前,西方的文学理论批评界,则开始了另一种转向,那就是文学研究的文化视野的勃兴。西方文论向文化视野转移,有其自身的原因。资本主义越是发展到晚期,自身的社会问题就越多。如种族冲突、阶级冲突、性别冲突、东方与西方的冲突、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的冲突、工业与自然的冲突等等,都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严重问题。这些问题实际上是由西方现代性--理性的弊端造成的。文学读者已经对兴起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新批评和五、六十年代的结构主义感到不满足,因为他们主张文本绝对自律,就艺术谈艺术,就形式谈形式,完全脱离社会与现实。他们囿于文学文本自身的做法,使读者无法从他们的笔下看到时代的面影和现实中紧迫问题的发展。阅读文学的大众,绝大多数总是关怀现实的,文学大众对新批评感到厌烦,他们要求有一种切中时弊的批评模式,这样就有一些理论批评家要超越新批评和结构主义,重新重视文学的他律性。他们强调文学艺术处于某种文化关系中,强调文学艺术作品不论如何独立,都不可能与社会文化毫无关系。相反,他们认为文学作品中有丰厚的文化意义,文学艺术作品不能不是文化的载体。文化视野的文学研究逐渐成气候,各种主义应运而生。针对种族身份认同问题,出现了东方主义批评,针对性别对立问题,出现了女权主义批评,针对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的冲突出现了后殖民主义批评,针对文本与历史的关系问题,出现了新历史主义……这种文化研究发展到极端,甚至提出了文学研究中的反诗意的观点。当西方兴起这些浪潮的时候,我们的理论界正在进行审美的狂欢、主体狂欢和语言的狂欢,直到20世纪末,我们才发现我们又落伍了,要求走出审美城,呼吁建立中国的文化研究、艺术文化学或文化诗学的要求,也被提出来了。这种趋向实质上是对西方现代性--理性的反思和批判,文学必须面对如何抵制旧理性弊端的问题。 但是我认为,我们今天提出文学的文化研究,并不是在西方的面前落伍的问题。文学的文化研究的根源在中国自身的现实。近20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实行,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社会出现了不少可喜的新变化,故步自封的局面被打破,思想解放冲破了许多原本是封建刻板的条条框框,这是一方面。但是另一方面也是毋容讳言的,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行,出现了一些严重的社会文化问题,总起来看是一个人文精神即理性精神丧失的问题,这是由于旧理性走向自我否定造成的。当前,我们面临着感性主义泛滥的局面,主要的是拜物主义、拜金主义、商业主义等。物、金、商业都是好东西,在一定的条件下甚至是我们追求的东西,但是一旦唯这些东西为圭臬,为上帝,为神明,人文精神就受到了侵蚀、压迫和消解,道德水准下降,腐败现象蔓延。在这种情况下,人民群众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文知识分子,对文学艺术中一味宣扬上述种种生物性欲望的作品表示不满,对于一味玩弄语言形式的作品不满,对于没有血性的没有爱憎的没有鲜明文化价值的作品不满。要求理论家批评家不能不关心现实,同时也不满过分专注于作品形式的内部研究和过分关注于诗情画意的审美批评,希望将文学研究和批评更多地触及现实问题、都市与乡村问题、东西部问题、廉政问题、古今问题、中西问题、性别问题、大众文化问题、文本的价值阅读问题……不但如此,而且在解读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作品的时候,也要放到原有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去把握和分析,揭示其真实的文化蕴涵,以便帮助今人了解古人和外国人是如何来解答他们生活的时代的社会文化问题的。总之,中国当代文学现状要求重建理性精神,走向文化诗学。所以,我们今天在文学理论学科中强调文化视角,乃是根植于我们自身现实的土壤中,并非从外国搬过来的。 文学理论学科要发展,就不能不随着时代的要求做出新的应对。目前开始受到重视的文化研究,对文学理论学科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文化研究的所谓跨学科反学科的方法,可能冲垮原有的文学理论学科的知识体系;过分政治化的话语,也可能让文学理论面临新的挑战。但是,文化研究由于其跨学科的开阔视野和关怀现实的品格,也可以扩大文学理论研究的领域和密切与社会现实的关系,使文学理论焕发出又一届青春,使文学理论原有格局发生变化,这难道不是一个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