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9卷第5期 西安科技大 学 学报 V01.29No.5
2009年9月 JOURNALOFⅪ7ANUNIVERS兀YOFSCIENCEANDTECHNOLOGY
Sept.2009
文章编号:1672—9315(2009)05—0626—05
微型圆桩加固平面滑坡的桩间距分析
曹 平1,朱宝龙1,陈 强2
(1.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四川绵阳621010;2.西南交通大学地质工程系,四川成都610031)
摘要:基于平卧滑坡的概化物理模型,针对工程中常用的微型圆桩加固平面滑坡的工况,建立
了直接拱脚和摩擦拱脚共同存在的复合土拱计算模型。根据土拱效应的静力平衡条件和最不利
位置拱脚处的土体Mohr-Coulomb准则探讨了较为合理的圆形微型桩间距的计算方法。并在此基
础上,通过对计算对桩间距计算公式的定性分析,探讨了桩间距与滑坡土体的抗剪强度参数、抗
滑桩半径、下滑力以及滑面倾角的变化规律。并以实例说明了桩间距的计算过程,得到了较为合
理的计算结果。
关键词:微型圆桩;复合拱;土拱效应;平面滑坡;Mohr—Coulomb准则;桩间距
205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志码:A
0引言
由于土中具有颗粒间的粘聚力和摩阻力,在抗滑桩、滑体、滑床3者间相互协调的工作过程中,土产
生不均匀位移而发生应力转移和重分布,土颗粒将相互“楔紧”而形成土拱…。充分利用土拱效应,对经
济合理排列抗滑桩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不少学者在桩的排列间距上做出了积极有效的探索。程谦恭等
人根据斜平面滑坡的物理模型实验应力,分析得出滑体中“支撑拱”及其计算模型,并给出了拱稳定性的
判据【2J。杨明等人基于离心模型试验,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桩间土拱承载能力随桩宽度的变化规
律一J。贾海莉等Ho把基于土拱效应的拱脚,分为直接拱脚、摩擦拱脚、土体拱脚和二异拱脚4类。而对于
抗滑桩而言,拱脚的常见形式是直接拱脚和摩擦拱脚。周德培等”o和蒋良潍等怕1对桩间距分析而采用的
土拱力学模型都是直接拱脚形式的土拱。冯君等和郑磊等¨1基于土拱效应,分析桩间土拱的受力土拱模
型均是典型的摩擦拱脚形式的土拱。但由于直接拱脚的土拱和摩擦拱脚的土拱的拱形均为合理拱轴线,
因此直接拱脚的土拱与摩擦拱脚的土拱形成的几何条件是具备的,如果滑坡推力可以通过摩擦作用或直
接传递到抗滑桩上,2类型的土拱均形成的可能性是存在的,特别是对于圆形截面的抗滑桩。如果从整体
上考虑,将2个土拱合而为一,即为复合土拱。
而且以上分析探讨中,抗滑桩截面都采用的是矩形且大多考虑的是水平方向的受力拱,有~定的局
限性。而本文针对实际工程中广泛应用的微型桩斜向受力以加固斜平面滑坡的工况,从滑坡斜向滑动面
的2次抛物线形土拱效应出发,以复合土拱为研究对象,在土拱最不利截面拱脚处综合考虑桩间静力平
衡条件和Mohr—Coulomb强度准则推导出桩间距的简化计算方法,以期用于指导工程实践。
1计算模型
1.1滑坡概化物理模型和推力计算
体容重为y,土拱厚度为£,拱顶至抗滑桩中心距离为k.为计算方便,拱的跨度取相邻两微型桩的中心距离
·收藕日期:2009—04—2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曹平(1984一),男,江西新余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结构和岩土工程方面研究
第5期 曹 平等:微型圆桩加固平面滑坡的桩间距分析 627
z,拱的矢高为,
r]、、
—rr’I
I B
●Y
q
●‘●●¨0‘●‘●●●●●
i d,:
t’’ttt’’’’’’’t
g+dq
≮乒≥予=孓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