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1 概述 §6.2 溶液中各级络合物型体的分布 §6.3 络合滴定中的副反应和条件形成常数 §6.4 EDTA滴定曲线 §6.5 络合滴定指示剂 §6.6 终点误差和准确滴定的条件 §6.7 提高络合滴定选择性的方法 §6.8 络合滴定的方式和应用 § 6-1 络合滴定法概述 络合滴定法是以形成络合物的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 络合滴定反应必须具备的条件: ①形成的络合物要相当稳定。 ②在一定的反应条件下,必须生成配位数一定的络合物。 ③络合反应速度要快。 ④要有适当的指示剂或其它方法,简便、正确地指出反应的等量点的到达。 一、络合滴定中的滴定剂 广泛用作配位滴定剂的有机物质,是含有 “—N(CH2COOH)2”集团的有机化合物,称为氨羧配位剂。 二、EDTA及其二钠盐的性质 H6Y3+ H+ + H5Y+ 同理可求得EDTA各存在型体的分布分数。以δ为纵坐标,以pH值为横坐标作图,可以绘出EDTA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分布分数δ与pH值的关系图。 三、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的 特点 1. EDTA具有广泛的配位性能,几乎能 与所有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且绝 大多数EDTA络合物相当稳定。 2. 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的配位比简 单,在一般情况下,几乎均为1∶1。 如:M2+ + H2Y2- MY2- + 2H+ M3+ + H2Y2- MY- + 2H+ M4+ + H2Y MY + 2H+ §6-2 溶液中各级络合物型体的分布 一、络合物的形成常数 (一)ML(1∶1)型络合物 M + L ML (二)MLn(1∶n)型络合物 配位平衡 各级形成常数 M + L ML ML+L ML2 ………………… ……………………………… MLn-1 + L MLn 离解平衡 各级离解常数 MLn MLn-1 + L 注:对于1∶n的络合物,第一级形成常 数是第n级离解常数的倒数,第二级形成常 数是第n-1级离解常数的倒数。如此类推。 配位平衡 积累形成常数 M + L ML 二、溶液中各级络合物型体的分布 M + L ML 根据分布分数的定义,就可得到络合物各存在型体的分布分数: 根据物料平衡: cM=[M]+[ML]+[ML2]+……+[MLn] =[M]+β1[M][L]+β2[M][L]2+……+βn[M][L]n =[M](1+β1[L]+β2[L]2+……βn[L]n) 例:在1.0×10-2mol/L的铜铵溶液中,已知游离NH3的浓度为1.0×10-3mol/L。计算Cu2+、Cu(NH3)32+的平衡浓度。 解:查表得 β1=104.15 ; β2=107.63; β3=1010.53 ; β4=1012.67 一、副反应系数 1. 络合剂Y的副反应及副反应系数 ⑴ EDTA的酸效应与酸效应系数αY(H) 配位体(L)是一种碱,与H+结合形成共轭酸,使络合剂(L)(这里是Y)参与主反应的能力降低,这种因H+引起的副反应叫做酸效应(或pH效应或质子化效应)。其副反应系数(即酸效应系数)是其分布分数的倒数。即 。 例如:EDTA在溶液中有7种存在型体。 cY=[H6Y]+[H5Y]+[H4Y]+[H3Y]+[H2Y]+[HY]+[Y] 考虑酸效应的影响,Y的分布分数应为: P.346 表4 EDTA不同pH值时的酸效应系数 lgαY(H) ⑵ 共存离子效应(有酸效应存在时) 如果溶液中除了金属离子M以外,还存在着起干扰作用的金属离子N,则N也要与Y配位生成络合物NY,使EDTA参与主反应的能力降低,这种因干扰离子而引起的副反应叫干扰离子效应或共存离子效应。 假设未与M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