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林国中103学第一学期第二次段考公民科试题.DOC

云林国中103学第一学期第二次段考公民科试题.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5 雲林國中103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段考一年級公民科試題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56分) 1.早期移民臺灣的漢人為求消災去瘟而祭祀王爺,「燒王船」則是王爺信仰中重要的儀式,有驅除瘟神的意涵,現今則有「祈福」之意。宗教儀式是文化內涵中的哪種層次?  (A)制度  (B)器物  (C)理念 (D)法律 2.「到東方人家中作客不能把食物都吃完,以顯示自己已經吃很飽了,到西方人家中作客則是要將食物都吃完,顯示女主人的手藝很棒。」以上現象顯示文化的哪種特性?  (A)普遍性  (B)累積性  (C)約制性  (D)差異性 3.下圖中兩人的對話,應與哪一種社會規範有關? (A)宗教信仰  (B)風俗習慣  (C)倫理道德  (D)法律 4.小明到超商去買東西時,看到超商門口貼了一個標示 (如下圖),這是屬於何種社會規範?  (A)風俗習慣 (B)倫理道德 (C)宗教信仰 (D)法律規定 5.台北故宮博物院於去年(2014年)赴日舉辦「神品至寶」展覽,日本方面也將於西元2016年在臺推出「東京國立博物館暨九州國立博物館珍藏展」,作為回饋。上述活動展現出下列何種概念?  (A)社會規範  (B)文化交流  (C)生態倫理  (D)社區營造 6. 以下是小瓊在某本書上看到的部分內容── 請問:下列何者屬於「第六倫」的範圍?  (A)媽媽在家拖地洗衣服做家事  (B)弟弟用功讀書準備段考科目  (C)妹妹逛百貨公司添購衣服  (D)小芸在圖書館時手機調震動以免干擾他人 7.人類的精神生活中,擁有各種非具體實物的制度或觀念,屬於非物質文化。依此敘述判斷,下列何者是屬於非物質文化? (A)爸爸使用的電腦  (B)媽媽的摩托車  (C)小雯對環境保護的觀點  (D)弟弟租看賣座電影的DVD 8. 以下是交換學生小助的筆記部分內容── 上述內容顯示出文化的何種特性?  (A)普遍性  (B)約制性  (C)差異性  (D)累積性 9.下列四人談到各個民族的傳統服裝。請問:關於文化特性的敘述,何者所言正確?  (A)甲:「中國女性在清末時穿旗袍,到民初改穿鳳仙裝,現在則流行穿改良式旗袍或洋裝,顯示文化的約制性。」  (B)乙:「中國男性以往穿長袍馬褂,和大洋洲原住民穿草裙很不一樣,顯示文化的差異性。」  (C)丙:「非洲熱帶地區的原住民,和大洋洲原住民一樣打赤膊,顯示文化的累積性。」  (D)丁:「歐洲女子兩百年前一度流行穿著蓬蓬裙,一時蔚為風潮,很少有貴族女子出席舞會敢不做此種打扮,顯示文化的普遍性。」 10.霹靂布袋戲從戲偶、音樂、服裝、造型,甚至操偶的方式都有非常大的突破。在劇情上,它結合了時事及一般年輕人喜好的元素在裡面;在表演手法上,它加進電腦特效、也加強了聲光效果。以上所述,表現出文化的何種意義?  (A)文化創新  (B)文化傳承  (C)文化資產  (D)多元文化 11. 以下是子倫與玉如兩位同學在Line的聊天內容── 上述青少年的對話,顯示了下列何種現象?  (A)青少年愛耍酷,喜歡說一些觀眾聽不懂的話  (B)青少年因想法、觀念相近,彼此間易產生次文化  (C)青少年沉迷於火星文的研究,並鑽研艱澀用語  (D)青少年想要嘲諷節目主持人,無法跟上時代潮流 12.下列各種行為與社會規範的配合,何者正確?  (A)參加朋友的結婚喜宴──風俗習慣  (B)參加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划龍舟比賽──宗教信仰  (C)在清明節當天前往掃墓祭祖──倫理道德  (D)強調群己關係的第六倫──法律制度 13.非洲馬賽族族人對人表示友情與祝福的方法,就是在對方臉上「呸」的,吐一口口水。而傳統的巴拉圭人向人問候的方法,竟然是開心地在對方臉上打一巴掌。請問:上述顯示出文化的哪一項特徵?  (A)約制性  (B)普遍性  (C)累積性  (D)差異性 14.公民課時,老師要同學舉例說明文化的「累積性」,下列哪一位同學所舉的例子是錯誤的?  (A)阿明:端午節是自古流傳的重要節慶,歷史悠久  (B)阿忠:元宵節賞花燈從古一直延續至今  (C)阿信:唐三彩女俑呈現豐滿的體態,與現代人崇尚纖細的審美觀不一樣  (D)阿芳:照明設備的改良,從最早的火把,進步到現代的電燈 15.只要是群體生活,就會有規則讓成員遵守,比如:班有班規,校有校規,社會則有社會規範。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社會規範可建立符合社會規定的行為模式與價值觀  (B)社會規範是自然界所有生物所應遵循的行為準則  (C)班級生活公約與社會規範的功能完全相反  (D)社會規範只會約束成員行為,阻礙社會發展 16.下表是小茗的報告,關於她的報告主題,最有可能是下列何者? 內容 不當之處 流行用語 用「機車」形容很龜毛、難纏的人 與長輩之間產生代溝、國文程度下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