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是工程建设难度不断加大,对质量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当前,公路水运工程建设呈现“四个变化”:第一是建设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目前我国交通建设重心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很多项目位于海洋、深山、高原、高寒地区,工程地质条件和自然环境艰巨复杂,工程建设和技术难度增大,工程质量风险持续增大。第二是管理模式日趋多样。随着社会资本在公共基础设施领域的逐步拓展,相继出现BT、BOT、PPP、总承包等多种建设模式,并由此引发了诸多新情况、新问题,对质量管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第三是项目要素约束趋紧。当前多数项目融资难度越来越大,征地拆迁十分困难,土地、环境、资源等要素刚性约束更趋严格,项目推进过程中制约因素增多,增加了项目质量管理工作的不确定性。第四是项目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项目法人构成复杂、专业化程度低,项目管理人员及施工作业人员流动性大、素质总体不高,给工程质量管理带来了较大压力。 四是落实走出去国家战略,需要提升质量核心竞争力。经过多年的大规模建设,我国公路水运工程建设基本形成了成熟的项目管理模式、技术标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中国交通建设企业已成为世界交通建设市场的重要力量。未来,随着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和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要求中国交通建设企业不但要具备较强的建设管理能力,更要具备成熟的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系和高水平的技术标准,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使其在国际竞争中始终处于优势地位。 四、部级公路水运品质工程示范创建项目 择优确定一批部级示范创建项目 [2] 时间和程序 各省推荐不超过2个; 报送时间为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 部将跟踪指导,综合评价,择优评定。 工作 要求 加强领导,各省要抓好布置落实 加强工作指导,研究管理机制 集中攻关,夯实创建工作基础 成果共享,积极推动创建成果的广泛应用 三、 关于品质工程的几个困惑 (一)品质工程是不是完全创新? (二)品质工程是不是一阵风? (三)品质工程是不是“高大上”? (四)品质工程是不是高投入? (五)品质工程是不是政府的事? (六)品质工程是不是仅为“工程”? (七)品质工程与精品工程、优质工程、鲁班奖、詹天佑的关系? 四 、关于工匠精神和质量文化的 一点思考 1 (一)什么是工匠? 技艺精湛的人。因为技艺高超并不断推动各行业技术或标准进步的人们,称之为“匠”。 (二)什么是工匠精神? 赵州桥不仅是我国工程建造历史上的千年丰碑,更承载着它所蕴含的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差不多就行”、“抄一把就走”的投机思想长期左右着“中国制造”,低质低价成为中国制造的代名词。 他们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他们一丝不苟,不达要求不罢休;他们专注和执著,在专业领域上绝不会停止追求的进步;他们内心平静,耐得住寂寞和各种诱惑。作为工匠,其最重要的一点是:首先要对自己从事的行业充满敬畏感。 (二)什么是工匠精神? 首先是一种精神。从99%提升到99.99%的精神。 其次是一种追求。是工匠们以质取胜的价值取向,以及对自己所热爱的事业无比执著的职业追求。 再次是一种品质。执着于产品和品牌,锲而不舍、专心致志的品质。 最后是一种氛围。全社会对工匠们的敬意,以及相应较高的社会地位。 零缝隙 (三)工匠与责任。 “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功有不当,必行其罪” 《吕氏春秋》:所有兵器铭刻了所有层级责任人的姓名,从丞相、工师、丞到工匠,,发现任何一个质量问题都可以通过兵器上铭刻的“名”追查到相关的责任人,等待他们的将是秦法的严惩。 (三)工匠与责任。 质量追溯制度 (按名索骥) “物勒工名”制度指器物制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以方便管理者检验产品质量的做法 府-州-县-总甲-甲首-小甲-制砖人夫-窑匠 (四)如何弘扬工匠精神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关键在于用“利器”的人。影响工程品质的重要因素是人,尤其是具备工匠精神的一线作业队伍。 培育工匠,营造崇尚质量、尊重工匠的文化氛围。 (二)质量管理科学的发展 质量管理科学的发展的四个阶段 脱离生产的专职质检 基于数理统计的质量预测 基于系统工程的全面质量管理 零缺陷质量文化 (二)质量管理科学的发展——(一)脱离生产的专职质检 美国工程师泰勒提出了质检分离的主张,设置专职的质量检验人员,专门对成品和半成品进行筛选,以防止不合格产品进入下一道工序或出厂。 (二)质量管理科学的发展——(二)基于数理统计的质量预测 核心思想就是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来解决大规模产品质量管理的问题、 (三)质量管理科学的发展—(三)基于系统工程的全面质量管理 预防为主、持续改进、全员参与为主要特征的全面质量管理(TQM) 美国质量管理大师威廉·戴明博士:“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质量控制的重点决不能放在事后把关,而必须放在制造阶段,即生产过程。 1961年美国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租山地合同范本.docx VIP
- 内燃机 气门弹簧 产品质量分等分级规范.pdf VIP
- 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pptx VIP
- 新2025年推普周班会.ppt
- 2025山东枣庄市口腔医院合同制专业技术人员招聘23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山东枣庄市口腔医院合同制专业技术人员招聘2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福建省福州华伦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数学试题.pdf VIP
- 精通版5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2021年秋修订).pptx
- DCS在电厂热工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与管理维护.docx VIP
- 设计符号学提喻.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