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发展沈阳.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城市建设发展 ——沈阳 一.总述 沈阳位于辽宁省中部,是辽东半岛与松辽平原来往的要冲,是东北三省与中原内地的交通枢纽,是辽宁省省会所在地,也是我国的重要工业基地和历史文化名城。全市面积1.3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495平方公里。沈阳除东部丘陵地带外,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比较温和,适于人类繁衍生息。 二、唐代至明末时期    唐代在沈阳的建筑是比较多的,并已有建筑设计的洋房和算房,主要建筑有白塔寺、大佛寺、长安寺,并有“先有长安寺,后有沈阳城”之说。辽代时期(916年),契丹族兴起,建国称辽。设沈州,筑有土城,金代末年,沈阳土城毁于兵火。元代时期(1296年),改沈州为沈阳路,重建土城。沈阳路归辽阳管辖。由于沈阳地处沈水(即浑河)之北,以中国的传统方位观,即“山北为阴,水北为阳”,改沈州为沈阳。从此,沈阳这个名称正式出现在历史上了。在建筑上,夯土技术日益成熟,建造了规模较大的宫室、城墙和陵墓。明朝(1388年),在原土城址的基础上,开始建造沈阳砖城。砖城周围长为9华里30步,高2丈5尺,有两重城池,四洞城门,城内有东西、南北两条大街,呈十字形,通往东西南北四门。    明代在东北地区的实际控制区为南部的辽东行都司,同时也是明代东北城市发展较快的地区。北部为羁縻卫所,并于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设置奴儿干都司进行羁縻统治,经济发展落后,基本没有城市建设。南部的辽东行都司为九边重镇之一实行军政合一的统治,设置了大量的实土卫所,共计有25卫2洲,兴建了辽阳、广宁、义州、宁远、盖州、复州、金州、铁岭、开原、沈阳等卫所城市。 沈阳中卫山川地理图,1537年(明嘉靖十六年) 三、清初至鸦片战争时期的沈阳地区    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了后金政权,1625年,迁都沈阳。努尔哈赤即着手在沈阳方城内修建皇宫,即现在的沈阳故宫。1626年8月,努尔哈赤死亡,其八字皇太极登基,为清太宗,年号“天聪”。后金建都沈阳后,改造沈阳城垣,1631年,砖城改造告成。城墙高3丈5尺,城上设门楼8座,角楼4座,城门增至8洞,城内街道由十字形改成井字街。1634年,改称沈阳为(谋克敦)(满语意为兴盛,汉文写作“天眷盛京”)。从此沈阳改称盛京。1636年4月,皇太极改国号为“清”,正式继皇帝位,改年号为“崇德”。这一年,沈阳皇宫竣工,后经乾隆、嘉庆年 间扩建,经历120多年才最后建成, 全部建筑88座,300余间,占地60000平方米。    清代初期为巩固东北,曾采取招民垦荒政策,恢复盛京的经济,但东北为满族的发源地,从康熙初年开始,便对东北采取封禁政策,一直延续到清末,封禁 政策严重影响了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进程。但由于仍有大量流民进入东北以及针对沙俄侵略所采取的军事防卫建设,清代东北的城市发展仍有较大的进展。 盛京城图,1778年(清乾隆四十三年) 三、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沈阳地区发展概况    1840年(清道光20年),鸦片战争后,营口(牛庄)被迫开港,帝国主义势力逐步侵入沈阳。1872年(请同治11年后),英、法等国传教士先后在沈阳兴建天主教、基督教教堂。1878年创建的南关天主教堂,其建筑于1900年义和团运动中焚烧。公园1898年(光绪24年),沙俄修建南满铁路,同时,在今沈阳市 方城西部修建了火车站(今老道口天桥附近),于是,沈阳出现了“铁路用地”。1899年,沈阳最早的火车站由俄国人建成。此时,沈阳被置于沙俄势力范围内。1905年(光绪31年),清政府在沈阳城内设立奉天知府。同年,日俄战争爆发,两军在沈旦堡(今属辽阳管辖)会战,俄军战败,沙俄随将南满铁路转让给日本,是年,“铁路用地”改为“南满铁路附属地”(今和平大街、同泽街、太原街、胜利街一带),由日本人强行统治,并在今铁西区占用良田,陆续开始修建工厂。同年,清政府依据中日、中美《通商行船续约》,在沈阳。方城与“满铁附属地”之间的三经街四经街一带,开辟了21平方公里的商埠地。从此,沈阳进入了开埠通商、办洋务、兴实业的阶段。 奉天宫总平面图         辛亥革命后,沈阳逐渐成为奉系军阀的首府,随着地方军事工业、民族工商业、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沈阳近代建筑业的进一步形成。从1912年(民国元年)到1931年(民国20年),沈阳地区先后建起了引进西方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的东三省兵工厂、奉天国际运动场等。在沈阳中街、北市场、南市场等繁华地带,各种商号、药店、剧场、民宅也迅速建设起来。这时期,沈阳的民族建筑业也相应地发展起来。近代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使沈阳地区的私营建筑公司(营造厂)应运而生,到1930年(民国19年)已发展到75家。同时,产生了一大批掌握近代施工技术的建筑工人。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