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的课文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诊断 * 诊断原则 依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慎重诊断 确诊:HIV抗体阳性 HIV RNA和P24抗原检测有助新生儿早期诊断 * 诊断标准 急性期: 1.流行病学史 2.临床表现 3.HIV抗体由阴转阳 * 诊断标准 无症状期: 1.流行病学史:可不明确 2.HIV抗体阳性 3.无症状 * 艾滋病期 1.流行病学史 2.HIV抗体阳性 3.以下任一项 * 艾滋病期 1.持续发热1月以上,体温高于38度 2.慢性腹泻1月以上,每日超过3次 3.半年内体重下降超过10%以上 4.反复发作口腔白念珠菌感染 5反复发作单纯疱疹或带状疱疹感染 6.肺孢子虫肺炎 7.反复发生细菌性肺炎 8.活动性结核或非结核分枝杆菌病 * 艾滋病期 9.深部真菌感染 10.中枢神经系统占位性病变 11.中青年人出现痴呆 12.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 13.弓形虫脑病 14.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 15.反复发生的败血症 16.皮肤黏膜或内脏的卡波西肉瘤、淋巴瘤 * 鉴别诊断 1.原发性CD4+淋巴细胞减少症 2.继发性CD4+淋巴细胞减少 * 预后 无症状期长 发病后病死率高,平均存活一年到一年半 规范治疗可显著延长生命,平均寿命减少4-5年。 * 治疗 * (一)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 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齐多夫定、去羟肌苷、拉米夫定、司他夫定、阿巴卡韦、双汰芝。 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奈韦拉平、依非韦伦 蛋白酶抑制剂(PI):利托那韦、茚地那韦、奈非那韦、沙奎那韦等 进入和融合抑制剂(EI/FI):国内暂无 * 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通用名(缩写) 推荐剂量 不良反应 齐多夫定(AZT/ZDV) 200mg,每日3次 骨髓抑制(贫血或粒细胞减少) 地丹诺辛(DDI) 200mg,每日2次 周围神经炎、腹泻、胰腺炎、癫痫 扎西他滨(DDC) 0.75mg/kg,每日3次 周围神经炎、腹泻、胰腺炎 司他夫定(d4T) 40mg(60kg)或30mg (60kg),每日2次 周围神经炎、转氨酶升高 拉米夫定(LAM/3TC) 150mg,每日2次 贫血、恶心、头痛、疲乏、粒细胞减少、胰腺炎、周围神经炎 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通用名(缩写) 推荐剂量 不良反应 奈韦拉平(NVP) 200mg,每日2次,共14天;然后400mg,每日2次 皮疹、转氨酶升高 台拉韦平(DLV) 400mg,每日3次 皮疹、头痛 施多宁(EFZ) 200mg,每日3次 皮疹、恶心、腹泻 洛韦胺(Loviride) 100mg,每日3次 皮疹、恶心、腹泻 蛋白酶抑制剂 通用名(缩写) 推荐剂量 不良反应 英地那韦(IDV) 800mg,每8小时1次,空腹服药,或与无脂肪低蛋白饮食同服,足量饮水 肾结石、消化道症状、头痛、非结合胆红素升高、血小板下降 里托那韦(RTV) 600mg,每8小时1次,与食物同服 消化道症状、感觉异常、转氨酶升高、尿酸升高、血糖升高 沙奎那韦(SQV) 600mg,每8小时1次,与大量食物同服 消化道症状、转氨酶升高、血糖升高 奈非那韦(NFV) 750mg,每8小时1次,与大量食物同服 腹泻、血糖升高 治疗方法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 以两个NRTI为骨架,联合NNRTI或PI,可减少耐药性 * 联合方案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哈特) 1996年7月温哥华第10届国际艾滋病大会,美籍华裔科学家何大一发表的采用所谓“鸡尾酒”式的混合药物治疗方法 优点:①药物分布广、达到靶细胞; ②起协同作用,持续抑制病毒复制; ③延缓或阻断HIV变异产生耐药性 常用方案:2种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 1种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或蛋白酶抑制剂) 一线方案如:AZT/LAM/EFZ;AZT/LAM/NVP;d4T/LAM/NVP 治疗时机 1.成年及青少年 2.婴幼儿及儿童 * 成年及青少年 临床分期 CD4+T细胞计数 (个/mm3) 病毒载量 (拷贝/ml) 抗病毒建议 急性感染期 任何值 任何值 进行(应在血清阳转6个月内开始) 无症状感染期 500 3万 不宜进行 350~500 3万 延迟进行 200~350 3万 考虑进行 200 任何值 进行 症状期(非终末期) 任何值 任何值 进行(特别是机会感染控制后) 症状期(终末期) 任何值 任何值 不宜进行 注:结合2004年10月29日美国NIH治疗指南 婴幼儿及儿童 1岁以下:建议治疗 1岁以上:艾滋病期或CD4+T淋巴细胞比例15%,建议治疗; CD4+T淋巴细胞比例介于15%-20%,推荐治疗; CD4+T淋巴细胞比例20%建议延迟治疗 * 疗效判断 疗效评定指标: CD4+T细胞计数、病毒载量 随访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