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山区实验小学蓓蕾读书工程”活动汇报.docVIP

劳山区实验小学蓓蕾读书工程”活动汇报.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书香校园,墨润童心 ——劳山区实验小学“蓓蕾读书工程”活动汇报 古人云“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朱永新教授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我们同样认为,一个学校的素养和品位取决于学校师生的阅读水平。因此,“蓓蕾读书工程”的开展,毫无疑问地应当成为丰富校园文化、提升办学品位的重要途径,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由之路。 制度引领————“一花引来百花香” 我们对学生读书的重视和较为重大的改革,其初衷应该发轫于2004年。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彻底改变“一张试卷定乾坤”的局面,2004年9月,我校实施《教师德勤绩能综合评估实施方案》和《学生学业评价实施方案》,对“教学质量”这一概念进行了更为广义更为科学的界定,明确提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这一新的评价项目,其中语文学科把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分朗读、手抄报、三本、古诗文诵读和写作几部分,占到了教师教学质量的20%。引导教师站在“人本”高度去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2005年3月,青岛市“蓓蕾读书工程”正式启动,我校作为劳山区小学首批试点学校,开始了这项工程的启动和实施。 作为实验小学,提升办学品位,突出办学特色,必须走内涵发展之路。而提高师生文化内涵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途径就是要多读书。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先后3次召开领导班子会,学习《青岛市“蓓蕾读书工程”实施意见》以及《劳山区“蓓蕾”读书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2005年4月9日,我们召开了全校动员大会,在全校广泛宣传和发动,并且建立了相应的评估机制,形成了主要领导靠上抓,分管领导亲自抓,语文教师一手抓的管理局面,任务明确,责任具体。我们提出的口号是“让读书成为习惯。”并把这项活动确立为重要科研课题来研究,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校园文化————“东风夜放花千树” 我们的校园不很宽阔,却让人感到整洁舒适、精巧雅致,弥漫着淡淡的书香。挺拔的银杏树下是近百米的文化长廊,图文并茂给人无声的教益;葱郁的竹林里是一群雕像,现代少年和古代圣哲在进行穿越时空的对话;婆娑的柳树下竖琴弹奏着和谐的旋律,学生在健身器材上尽情玩耍,“我们一起超越”的大幅宣传画更是给人一种昂扬振奋的力量。走进教学楼,楼道内、宣传栏、墙壁上处处悬挂书法绘画、习作、剪纸、手抄报和演出剧照。这些都出自学生之手。每个班级楼道内都有一块读书展示栏,学生的手抄报、古诗书法、诗配画、写字习作等,一块块展示栏连缀成一幅幅隽永的画面,成为校园一道别致的风景。这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正像教导处主任李玉峰说的那样:“我们的每一面墙壁都让人品味,每一个班级都书香浓郁,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展示。”孩子们自豪的笑容让我们承认,学生是校园的小名人,是校园的小主人,他们是校园文化的积极创造者,也是校园文化的最大受益者。 王德君校长始终认为,提升办学品位,突出办学特色,必须走内涵发展之路。2005年3月 “蓓蕾读书工程” 在青岛市全面开展,他认识到这是丰富校园文化,提高师生素养,提升办学品位的一条重要途径。学校迅速成立了“建书香校园,创学习型学校”课题组,在开题会上他说:“一个好读书的民族才是一个有活力的民族。让学生多读书,才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王校长提出了一个看似简单的口号:“让读书成为习惯”。“我们每天都要读书,就像每天要刷牙,每天要吃饭一样,应该成为一种自觉的习惯。” 热爱读书的教师才能有效地教书,热爱读书的教师才能更好地育人。老师们深知这一点。一个老师在读书随感中写道:“给学生一桶水,自己得有多少水?得到书籍里挖水,找到源源不断的活水。” 也有老师这样写道:“为什么名家上课,那些引导的话语渲染的话语那么贴切自然,那么睿智生动,那么信手拈来,这不是备课就备出来的,关键是老师要有文化底蕴。”况且,每周两节的阅读课,每月一次的阅读交流课,老师都要和学生一起探讨一起交流一起辩论,老师们也乐意利用这样的机会“逼”自己去多读书。 读书课、读书节、校园书市———“万紫千红总是春” 掌声雷鸣,群情激动。会议室主席台上六年级三班的学生围坐在老师身边正在进行一堂题为《畅游三国》的读书课。“自古以来人们都说曹操是奸雄,我认为他是一个英雄。他挟天子以令诸侯,迅速控制住当时的乱局,他才能卓著而且识才善任,奠定了三国统一的基础。”“都说诸葛亮鞠躬尽瘁,是智慧的化身,可他什么事情都自己去做,不注意培养人才,以致造成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任先锋的局面。”“我觉得当时要不是刘禅这样的无能之人做皇帝,蜀国不会灭亡那么早。”学生们谈出了自己的见解,谈出了自己的感受,无拘无束,从从容容。老师因势利导,随机点拨,一堂读书交流课上得行云流水,轻松自如。这是全区现场会上展示的一节读书交流课。 为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