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溃疡性结肠炎详解.ppt
A 特异性结肠炎 细菌性痢疾 阿米巴痢疾 血吸虫病 肠结核 霉菌性结肠炎 厌氧菌性结肠炎 药物、放疗引起的结肠炎等 B 其他非特异性结肠炎 粘液性结肠炎 克罗恩病 缺血性结肠炎 肿瘤相关性结肠炎(白血病等) C 非炎症性结肠病 肿瘤 息肉 憩室 痔 1、辨证论治 辨久暴,察虚实主次。 识寒热偏重。 辨伤气、伤血。 中 医 2、临床分型 参照2003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重庆标准制定。 脾胃气虚证 主要证候:腹泻便溏,有黏液或少量脓血;食少纳差;食后腹 胀;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或濡缓。次要证候:腹 胀肠鸣;腹部隐痛喜按;肢体倦怠;神疲懒言;面色萎黄。证型 确定:具备主证2项加次证2项,或主证第1项加次证3项。 大肠湿热证 主要证候: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舌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次要证候:肛门灼热;身热;下腹坠痛或灼痛;口苦、口臭;小便短赤。 证型确定:具备主证2项(第1项必备,以下同)加次证2项,或主证第1项加次证3项。 血瘀肠络、热毒内结证 主要证候:腹痛拒按,痛有定处;泻下不爽;下利脓血、血色紫暗或黑便;舌紫或有瘀点、瘀斑;脉涩或弦。 次要证候:肠鸣腹胀;面色晦暗;腹部有痞块;胸胁胀痛;肌肤甲错。证型确定:具备主证2项加次证2项,或主证舌象必备加次证2~3项。 控制急性发作。 维持缓解。 防治并发症。 减少复发。 治 疗 一、一般治疗 1.调节饮食:“三”高 “两”低 “三”高:高糖、高蛋白、高维生素 “两”低:低脂、低渣 2.避免诱因:如忌牛奶、预防感染及情绪紧张 3.慎用解痉药等,以防中毒性巨结肠 二、西药治疗 1、氨基水杨酸制剂 2、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 3、促生态制剂 4、新型生物制剂 传统药物 新型生物治疗药物 从总体来说,在治疗UC的过程中,西药不良反应较多,或价格昂贵,或受技术限制,其临床应用难尽如人意 困境 三、中药治疗 中医以独特的整体观念、辨证施治理论为指导思想,注重“人与天、地相参”,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平衡阴阳,调理气血,辨别寒热虚实。这种个体化的辨证论治方法是西医所不能比拟的。根据患者伴随症状的不同及体质的差异,辨证分型及用药也有区别。中药能有效地调节机体免疫。现代研究证实中医药治疗UC的作用机制表现为多环节、多方位、多靶点的特点,对免疫失调有很强的调节作用。 1、治疗特点 主要根据寒热虚实辨证,有温、清、补、通几个方面,若寒热错杂、虚实夹杂者兼顾施治。 刘河间 “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自愈”。 发作期以标实为主,重在祛邪,大肠湿热证和血瘀肠络、热毒内结证多见;缓解期多以本虚为主,以补虚为要,脾胃气虚证多见。 治疗禁忌:忌过早补涩,忌峻下攻伐,忌分利小便等。 2、治疗原则 发作期 大肠湿热证 方 芍药汤加减 理 气血并治,寒热共投,侧重于“热者寒之”,兼以“通因通用”,清热化湿,调气行血。 脾胃气虚证 方 参苓白术散加减 理 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血瘀肠络、热毒内结证 方 仙方活命饮加减 理 本证型多数疮痈,《删补名医方论》说:“仙方活命饮治一切疮疡,未成脓者内消,已成脓者即溃,又止痛、消毒之圣药也。 发作期 缓解期 缓解期 3、治疗方式 口服和灌肠相结合,以“内治从脾、外治从痈”为设方原则,整体与局部共调整,内外合治,扶正祛邪,标本兼顾,通补兼施。 灌肠治疗是目前中医药治疗UC的研究热点,其优越性:(1)运用中医辨证施治原则及中药灵活配伍特点随症加减提高疗效。(2)药物可绕过肝脏由直肠进入大循环,避免了口服的首过消除作用,且减少对胃肠的刺激。(3)直接到达病所,局部达到较高的药物浓度,充分接触病灶,能更好的发挥药物疗效。(4)中药毒副作用小、见效快、患者易于接受。 1、综合疗效 给予中医辨证论治、静脉滴注血栓通及黄芪注射液,并给与中药保留灌肠的综合治疗方法. 临床运用 例数 完全缓解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33 18(54.5) 12(36.4) 3(9.1) 30(90.9) 2、证候疗效 例数 临床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33 8(24.2) 16(48.5) 7(21.2) 2(6.1) 31(93.9) 血栓通为中药“三七”的提取物,具有活血止血的作用,能促进溃疡面愈合,保护肠黏膜再生。 黄芪注射液具有健脾益气扶正的作用,可提高机体免疫力。 此外,我科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