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思想与诗歌论文.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文关键词朱熹;道学性格;忧患意识;人生经历;教育活动论文摘要朱熹不仅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还创作了一千二百多首诗,是他深邃的理学思想与丰富的内心世界的展现。   具体说来,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出入三家、笃于儒学的道学性格;系于国事、关心农民的忧患意识;登山临水、酬唱交游的人生经历;传承儒学、倾心书院的教育活动。   通过对这些诗歌的深入解读,以足够的事实证明,朱熹的诗歌蕴含了多层次的价值,是研究朱熹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料。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理学著作,还创作了一千二百多首诗。   一般来说,理学家比较注重理性思维,大多视诗歌为雕虫小技。   钱钟书先生《宋诗选注》中有这样的话哲学家对诗歌的排斥和歧视在历史上原是常事,西洋美学史一开头就接触到柏拉图所谓‘诗歌和哲学之间的旧仇宿怨’。   朱熹前的理学家如周敦颐的文以载道、程颐的作文害道,不同程度上表现了对诗歌的轻视。   宋代后期开始,朱熹的理学思想逐步成为主流思想,受到高度重视,他的理学家身份也逐渐确立。   同时,他的诗歌也慢慢被人所忽视。   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陆续有学者关注到他的诗歌。   本文是在已有学术成果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探讨朱熹诗中所展示的一代大儒丰富真切的生活与内心世界,并结合他的理学思想,揭示其诗歌的独特意味。   统观朱熹的诗歌,大体可分为四类出入三家、笃于儒学的道学性格;系于国事、关心农民的忧患意识;登山临水、酬唱交游的人生经历;传承儒学、生动活泼的教育思想。   一、出入三家、笃于儒学的道学性格朱熹系统的儒学思想并不是一时形成的,可以分为几个阶段,这也体现在他的诗中。   王柏《跋北山书朱子诗送韦轩》已经注意到了朱熹诗的这种阶段性,以三十岁为界,他把朱熹的诗分为二个大阶段,即少年之作与成熟之作。   和他同时代多数士大夫知识分子一样,朱熹早年一度流于佛道。   绍兴二十一年春铨试授同安县主簿,至二十三年赴任同安。   留意佛老之学,是这个时期朱熹思想的特征之一。   他在这一阶段创作了一些有关佛道的诗,如《久雨斋中诵经》端居独无事,聊披释氏书。   暂释尘累牵,超然与道俱。   门掩竹林幽,禽鸣山雨余。   了此无为法,身心同晏如。   《读道书作六首其一》岩居秉贞操,所慕在玄虚。   清夜眠斋宇,终朝观道书。   据《朱子语类》卷一百四载某年十五六时,亦尝留心于此禅学一自注。   绍兴十四年1144,朱熹在刘子罩处初见道谦禅师,向他学禅。   这两首诗分别作于绍兴二十二1152、二十三年1153,此时朱熹已接受近十年的佛学熏陶了,从诗中也可见朱熹对佛老之学的熟稔。   晚年他作《论语集序》说昔者吾几陷焉,应该指的是早年溺于佛道。   不过佛道并没有让朱熹真正解脱。   他这一阶段的大部分诗作中流露的情绪都比较低落,他经常提到端居、斋居、独居等词语,如端居独无寐,林扉空掩关,幽林欲雨气含凄,春晚端居园径迷。   绍兴二十七年1157朱熹开始师事李侗,逐渐脱离佛道走上儒学的道路。   不久写出了《仁术》、《克己》等表达钻研儒学的感受,如《困学二首》其一旧喜安心苦觅心,捐书绝学费追寻。   困衡此日安无地,始觉从前枉寸阴。   此诗作于绍兴二十八年1158,朱熹曾把网学作为他的斋名。   据王懋兹《朱子年谱考异》前两句乃用达摩、慧可故事称已十余年出入佛禅,后两句乃谓已舍弃佛禅而返归儒学正途。   这一时期朱熹还有写得最好的说理诗,化理学思想人诗中,诗致与理趣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理趣横生,如《观书有感二首》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这两首诗是朱熹和许升讨论敬字活与不活时,吟咏自己对敬的豁然领悟。   源头活水就是指敬,敬有死敬,有活敬。   若只守着主一之敬,遇事不济之以义辩其是非,则不活。   会读书的正如一个船搁在浅水上,转动未得,无那活水原将去,更将外面的事物搭载放上面,越见动不得。   王柏评日前首言日新之功,后首言力到之效。   诗中并没有直接说这些道理,而是运用形象思维和比兴手法,通过对日常现象的简易描画传达出这种深层次的领悟,真正做到融情、景、理于一炉,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这种诗寓说理而不腐,惟有理趣而无理障。   这两首诗是为后人极其称道的,至今仍广为传诵。   乾道八年1172,朱熹作《斋居感兴二十首》,从昆仑大无外、人心妙不测、大易图象隐到圣人司教化等,其儒学思想比以往更系统,是对于寒泉时期思想的系统总结,从诗中可见其理学思想又上升了一个高度。   二、系于国事、关心农民的忧患意

文档评论(0)

tangtianb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