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笔落惊风雨 虞美人 蝶恋花 雨霖铃 声声慢课件 苏教版必修4.pptVIP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笔落惊风雨 虞美人 蝶恋花 雨霖铃 声声慢课件 苏教版必修4.ppt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笔落惊风雨 虞美人 蝶恋花 雨霖铃 声声慢课件 苏教版必修4

(2)化抽象为具体 本词的情感可用一个“愁”来概括。但对于这抽象的“愁”,诗人却能化抽象为具体,借用比喻,写出了“愁”之多(恰似一江春水),而且连绵不绝永无止境(向东流),这很自然地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愁绪犹如那滚滚东去的长江水,既多且长,诗人以此来表达愁绪该是何等形象,何等生动。而且李煜身处汴京本来望不到长江,却以江水为喻,含有诗人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土故国之意,这使“愁”有了更深的含义,那就是故国之思、亡国之愁,而不是个人的闲愁,也许正是这一点才打动了千千万万读者的心吧! 《蝶恋花》 (1)烘托与反衬 作者善于将主观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用了烘托与反衬的手法写女主人公内心的悲苦。菊愁、兰泣、幕寒、燕飞、树凋、西风、路远、山长、水阔,这一切景物都充满了凄楚、冷漠、荒凉的气氛,从而很好地表达了离愁别恨的主题。前者如“槛菊愁烟兰泣露”,是以悲景写愁,与词中人物同病相怜。后者如“燕子双飞”、明月穿户,都是以乐景写悲,以双燕、月光无情反衬女子有情。 (2)善于锤炼语言、运用拟人等修辞手法和借景抒情的方法 例如“槛菊愁烟兰泣露”一句,兰和菊本来就含有某种象征色彩(象征品格的高洁),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感情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出女主人公的哀愁。“愁”“泣”二字在借外物抒写心情、渲染气氛上可谓匠心独运。 《雨霖铃》 (1)融情于景 起首三句写景,但没有纯客观地铺叙自然景物,而是融情入景,暗寓别意。时当秋季,景已萧瑟,且值天晚,暮色阴沉,而骤雨滂沱之后,继之以寒蝉凄切。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今宵”二句是指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风景之清幽,离愁之绵邈,完全凝聚在这幅画面中。 (2)虚实相济 词的上阕大多是实写,下阕是对别后生活的设想,则是虚写。虚写反映的是词人的孤单寂苦的情绪,哪怕“良辰好景”也不能替他排遣痛苦。 《声声慢》 (1)运用铺叙手法营造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这首词巧妙地运用了铺叙手法,选取了一连串具有典型意义的景物,如飒飒的秋风、南飞的征雁、憔悴的黄花及飘零的桐叶、沥沥的细雨。运用这些景物极力渲染一个“愁”字,而风急欺人,淡酒无用,雁行思情,黄花满地,所见所感都使读者不禁对词人所处境遇产生同情,这就是铺叙的妙处。 (2)运用叠音叠字,增强表现力 本词中多处运用叠音叠字,它将词人的愁绪表达得淋漓尽致,又运用朴素清新的语言,体现出不加雕饰的本色。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起首三句比较形象、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深创剧痛后的愁苦之情。七组十四个叠字,犹如信手拈来,看似平平淡淡,实则显示了作者高超的文字功底。十四个字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蕴愁,创造了一种如泣如诉的音韵效果。 二、局部揣摩 1.李煜《虞美人》中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妙在哪里? 参考答案:李煜的这首《虞美人》充满悲恨凄楚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浓厚、强烈,正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显示出愁思如春水的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这几个字,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表达出来了,并赋予无形的愁以质感和具象。五字平声,四字仄声,平仄交替,最后以两个平声字作结,读来亦如春江波涛时起时浮,连绵不尽,声情并茂。并且是以问答形式,加倍突出一个“愁”字,使全词语气上达到前呼后应,流走自如的地步。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抒发亡国之恨,是史所罕见的。诗人这种纯真深挚感情的全心倾注,让他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也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这样的不朽篇章。 2.《蝶恋花》中“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好在哪里? 参考答案:此句扣住“独”“望尽”两个词语表达主人公高楼凭望,不见所思的孤独之感,而“西风凋碧树”表现的是西风劲厉肃杀的景象,用景象萧条来衬托人的愈发孤独之感。这里固然有凭高望远的苍茫之感,也有不见所思的空虚怅惘,但这所向空阔、毫无滞碍的境界却又给主人公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使其从狭小的帘幕庭院的忧伤愁闷转向对广远境界的骋望。所以,这几句尽管包含望而不见的伤离情绪,但感情是悲壮的,没有纤柔颓靡的气息;语言洗尽铅华,纯用白描。气象阔大,境界高远,成为全词的警句。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将“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与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蝶恋花》)、辛弃疾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元夕》)列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此第一境也。 3.“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作者用“寒蝉”“长亭”“骤雨”三个独立的画面构成一幅秋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