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炎的精彩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十四章 脑炎病毒 第一节 乙型脑炎病毒    亦称为日本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引起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 乙脑是以脑实质炎症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以2~6岁儿童发病率最高。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严重者病死率高,幸存者常留下严重的后遗症。 一、生物学特性 球形,直径约40 nm。有包膜。核酸为+ssRNA。 基因组编码结构蛋白C、M、E和非结构蛋白NS1~NS5。 C为衣壳蛋白、M为内膜蛋白、E为包膜刺突血凝素。 病毒可在地鼠肾、幼猪肾、鸡胚等原代细胞中增殖,也可在白蚊伊蚊C6/36、Vero、BHK-21(幼仓鼠肾细胞)传代细胞中增殖,并引起明显的CPE。 最易感动物为乳鼠,常采用脑内接种。 乙脑病毒抗原性稳定,应用疫苗预防的效果良好。主要的抗原成分为E蛋白。 抵抗力较弱。对热、乙醚、酸较敏感。但对低温和干燥的抵抗力很强,用冰冻干燥法在4℃冰箱中可保存数年。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及储存宿主 主要传染源是家畜和鸟类。猪对乙脑病毒的自然感染率高,在流行期间,猪的感染率100%,马90%以上。特别是幼猪是最重要的动物宿主和传染源。 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 蚊虫感染后,病毒在蚊体内增殖,可终身带毒,甚至随蚊越冬或经卵传代,因此除作为传播媒介外,也是病毒的储存宿主。此外蝙蝠也可作为储存宿主。 (二)传播途径 本病系经过蚊子叮咬而传播。能传播本病的蚊虫很多。在我国的主要传播媒介为三带喙库蚊。此外,从台湾的蠛蠓和库蠓中,甚至蝙蝠中已分离到乙脑病毒,故也可能成为本病的传播媒介。 (三)易感人群 人群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老少均可发病,主要是10岁以下儿童占发病总数的80%以上。 (由于在儿童中普遍接种疫苗,成年人和老年人发病率增高)。 流行特征 本病流行于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一些国家,我国为高发区,仅青海、新疆及西藏等地未见本病报告。 乙脑的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以夏秋季为高发季节,80%~90%病例集中于7、8、9月份。但随地理环境的不同,流行季节略有上下,华南地区的流行高峰在6~7月,华北地区为7~8月,而东北地区则为8~9月,均与蚊虫密度高峰期相一致。 乙脑呈高度散发性,同一家庭同时有两个患者罕见。 乙脑的主要流行环节为蚊-动物-蚊 蚊 动物 动物 蚊 人 致病过程 临床表现 病毒血症 发热、不适等 脑炎、脑膜炎 高热、意识障碍、 惊厥或抽搐、脑膜刺激征 呼吸衰竭 失语、瘫痪、智力障碍等后遗症 四、免疫性 乙脑病毒感染后,大多数为隐性感染及顿挫感染,仅少数发生脑炎,流行区成人大多数都有一定免疫力。 病后免疫力强而持久,罕有二次发病者。 体液免疫起主要作用,特异性细胞免疫可阻止病毒侵入脑组织 五、微生物学检查法 病毒分离与鉴定:很少用于临床诊断 病毒抗原 用免疫荧光、ELISA等检测发病初期患者血液及脑脊液中病毒抗原,阳性结果有助于早期诊断。 抗体检测 是最常用的诊断方法,如特异性IgM抗体的检测。 六、防治原则 防蚊灭蚊是预防乙脑的关键措施。 接种疫苗:对6个月至10岁以下的儿童接种乙脑疫苗是预防乙脑的根本环节,可采用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 动物宿主的管理:乙脑流行季节前对猪进行预防注射可控制传染源,降低发病率。 对症治疗及支持疗法,包括退热、止惊和抗呼吸衰竭。 第二节 森林脑炎病毒 最早发现于原苏联远东地区,在我国东北和西北林区曾有流行。由于发病以春夏季节为主,故称为苏联春夏脑炎病毒。 森林脑炎是一种由蜱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蜱是传播媒介也是储存宿主,其中森林硬蜱是主要媒介。也可经胃肠道传播。 储存宿主为蝙蝠及哺乳动物(如刺猬、松鼠和兔等)。 防治原则:灭蜱、防蜱叮咬。林区工作者应接种灭活疫苗。 第三十五章 出血热病毒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