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书的句读与标点 、什么是句读 所谓句读,就是断句。 断句时常用的符号有“。”和“、”,句子结束就在 字的旁边加一个圆圈,记个“。”,叫做“句”;一句 话没完,句间需要停顿之处就在字的下面加一个 点,记个“、”,叫做“读”。 古人很重视句读的训练,韩愈《师说》云:“彼 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 《礼记·学记》中则 说:“一年视离经辨志。” 句读有误,会导致对文义,史实的误解,造成注释的失误。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 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 《礼记·檀弓》: 孔子少孤,不知其墓殡于五父之衢。人之见之者,皆以为葬也。其慎也,盖殡也。问于陬曼父之母,然后得合葬于防。 司马迁作《史记·孔子世家》: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丘生而叔梁纥死,葬于防山。防山在鲁东。由是孔子疑其父墓处,母讳之也。……孔子母死,乃殡五父之衢,盖其慎也。陬人朝父之母诲孔子父墓 ,然后往合葬于防焉。 当归上句而误判属下句 会汉将栾布、平阳侯等兵至齐,击破三国兵,解围。已后闻齐初与三国有谋,将欲移兵伐齐。 (《汉书·高五王传》,中华书局本,第1998页)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古文观止·桃花源记》,文学古籍刊行社1956年版) 当属下句而误判归上句 盖新春以来,无风不南,无日不晴,梅柳桃李,旧腊已如锦绣。昨风转北,天即阴晦,寒气逼人,如北方之冬室中,非火不足以御寒。 (《广阳杂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1985年第二次印刷,第108页) 误读会造成校勘的失误 错误的句读会导致校勘的失误,造成误改、误删、误补、误乙。 有利于古籍整理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才人武氏,出家为尼。削发,可免(,)去尘俗之念。 标点可加深对古书内容的理解。 如《庄子. 逍遥游》“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三 古书标点中的主要问题 当断不断 岭南尝献入筒细布一端八丈。 (《资治通鉴》,1956年中华书局版,第3745页) (李欣)少举进士,当得官弃去乌巾布裘为道人。 (《春渚纪闻》,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5页) 不当断而断 高祖为沛公也,参以中涓从。击胡陵、方与。 (《汉书·曹参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 始皇曰:“天下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东坡志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61页) 杂糅粘连 (孙)太初性通敏,华藻溜亮而质父交阳明先生,以道学自任,多矜持。 (《明史资料丛刊第一辑·贤博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62页) 惟钱塘则不然,初望之一片青气,稍近则茫茫白色,其声如雷,其势如山吼掷;狂奔一瞬,至岸,如崩山倒屋之状。 (《五杂组》,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01页) 句子虽已点断,但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 兴元中,有僧曰法钦,以其道高,居径山。时人谓之径山长者。(《唐语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0页) 揖门者曰:“官人幸顾我,他日来,幸亡阻我也!”门者答揖,大喜奔出。(《古文观止新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108页) 四 古书标点致误原因 不明词义致误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史记选》,王伯祥主编,第1页) (佗)复与两钱散。成得药去。五六岁,亲中人有病如成者…(《三国志·华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803页,1982年版已改正) 不明语法致误 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夫。唯善,故能举其类。 (《春秋左传读本》,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319页) 五 提高古文断句能力的“捷径” 从句子首尾常见的词语判断句子 句首词 发语词:“盖”、“夫”、“且夫”、“若夫”、“今夫”等; 时间副词:“是时”、“昔者”、“曩”、“曩者”、“日者”、“向者”、“既已”、“既而”、“已而”、“俄而”、“俄顷”、“顷之”、“顷间”、“方今”、“有顷”、“乃今”等; 复音虚词:“其唯”、“岂特”、“岂独”、“岂徒”、“然则”、“故夫”、“大抵”、“得无”、“得微”、“得毋”、“何为”、“曷为”、“胡为”、“何以”、“奚以”、“胡以”、“何其”、“何故”、“未尝”等; 谦词:“臣”、“窃”、“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