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Z/T 50001-2005合成纤维长丝网络度试验方法.pdf

  • 9
  • 0
  • 约2.1万字
  • 约 16页
  • 2019-04-15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FZ/T 50001-2016
  •   |  2005-05-18 颁布
  •   |  2006-01-01 实施

FZ/T 50001-2005合成纤维长丝网络度试验方法.pdf

  1. 1、本标准文档共16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
  2. 2、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4. 4、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查看更多
ICS 59 060 、、 50 FZ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纺 织 行 业 标 准 FZ/T50001-2005 代替FZ/T50001-1991 合成纤维长丝网络度试验方法 Testingmethodforinterlacingdegreeofsyntheticfilamentyarns 2005-05-18发布 2006-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 布 FZ/T50001-2005 前 言 本标准中的预加张力参数和附录C— 统计术语和计算部分等修改采用BISFA((涤纶长丝国际商 定试验方法》(1995版)、《锦纶长丝试验方法》(1995年版)和((变形丝国际商定试验方法》(1989版)等标 准,这些国际标准虽然针对网络度以外的其他方法进行叙述,但是所涉及的参数及统计内容同样适用于 本标 准。 本标准代替FZ/T50001-1991《合成纤维网络丝网络度试验方法》,并以其为基础对标准作了如下 的修 改 : — 增加了散件实验室样品的抽取和试验数量的确定(见4.1,4.4); — 增加了批量样品需计算变异系数时试样量的确定以及当变异系数达不到规定要求时如何增加 卷装数。根据这一内容增加了附录C(见4.4、附录C; — 增加了解脱力的图示说明(见图1); — 增加了附录A快速调湿方法(见附录A); — 增加了高弹丝的预加张力和附录B预加张力的求取方法(见附录B); — 增加了附录D手工(水浴)移针法(见附录D), 本标准的附录C,D为规范性附录,附录A,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化纤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化纤(集团)有限公司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化纤工业协会化纤产品检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尤琦、陈敏、龚蔚、陆秀琴、虞辛日。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FZ/T50001-19910 FZ/T50001-2005 合成纤维长丝网络度试验方法 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合成纤维长丝网络度的三种试验方法— 方法A:手工移针法;方法B:手工重锤法; 方法C:仪器移针法。 本标准适用于纺织用合成纤维长丝。其中方法A主要适用于牵伸丝;方法B主要适用于变形网络 丝;方法C适用于牵伸丝和变形网络丝。当对试验结果有争议时,采用方法A和方法Bo 2 规范性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4146 纺织名词术语(化纤部分) GB/T6502-2001 合成纤维长丝取样方法(idtBISFA95) GB6529-1986 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eqvISO139) GB/T817。 数值修约规则 3 术语和定义 GB/T4146确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网络度 degreeofinterlacing 每米丝条加规定负荷后 ,具有一定牢度的未散开 的网络结数 3.2 变形网络丝 interlacingdegreeofstretchyarn 经过加工后具有网络度的变形丝

文档评论(0)

认证类型官方认证
认证主体北京标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06773390549L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