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pdfVIP

西宁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西宁宁市市2006年年国国民民经经济济和和社社会会发发展展计计划划     一、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5年全市各地区、各部 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 监督和指导下,按照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十一届七次全委会的 部署,认真落实加强改善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努力克服各种制约 因素和困难,全市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主要指 标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计划 目标,圆满完成了 “十五”计划, 为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全年完成生产总值 206.27亿元,增长14.8%,其中,第一产业增长6.2%;第二产业增 长20.4%;第三产业增长9.5%。    (一)农业生产喜获丰收,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在稳定粮食种 植面积的同时,突出发展特色农业和农区畜牧业,粮食产量再创历 史新高,同比增长11.8%;优势作物种植比重达到70%;落实 “订 单”农业89.9万亩;全年贩运、出栏牲畜250万头 (只),畜牧业 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0%。围绕农民增收,大力发展劳 务经济,全市农村劳动力流动转移就业29.9万人 (次),农民人均 纯收入2593元,增长11.7%。    (二)工业经济快速发展,速度和效益同步增长。工业经济在 克服原材料价格上涨、产成品价格下降、铁路运力不足等不利因素 影响下,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全地区完成工业增加值82.04亿 元,增长24.5%;工业增加值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39.8%,同比 提高3.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1.73亿元。各园区 完成工业增加值10.3亿元。    (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加大,城市建设取得新进 展。进一步强化项 目工作,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积极进 展。南北过境路、海山桥、盘道水库枢纽工程和9条通乡油路等重 点建设工程顺利完成。全年完成地区固定资产投资115.63亿元,增 长17.3%。继续开展绿化 “三环”战略,启动了大南山风景区建 设,新建58处城市街头绿地,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7.38平方米。 巩固 “煤改气”成果,城市优良天气率达到85%。 “四创”工作取 得积极进展,实现了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和省级卫生城市的目标。    (四)社会消费不断扩大,改革开放取得新成效。成功举办和 承办了郁金香节、青洽会、环湖 自行车赛、国际藏毯展览会和民族 文化旅游节等大型活动,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6亿元,增长 13.9%。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16.75万人 (次),实现旅游总收 入17.88亿元,增长25.9%。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0.1%。积 极推进财税改革,加快培育财源,狠抓增收节支。全年实现财政一 般预算收入11.79亿元,增长17.5%。组建了城市投资有限公司,开 展了 “投资环境治理年”活动。加强了与上海浦东新区等友好城市 (城区)的交流和协作。全年共实施招商引资项 目149项,引进省 外到位资金23亿元,比上年增长25%;合同利用外资1亿美元。    (五)社会保障工作继续加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城镇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397元,增长10.1%。实施了中英城市贫困人 口医疗救助项 目;解决了107户 “三无”低保户的住房问题和城市 低保家庭的冬季取暖问题;优先安置619名 “零就业”家庭成员就 业,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15%;继续实 施 “整村推进”扶贫工程,年内解决了42个绝对贫困村、8300户、 37693人的温饱问题。积极落实 “两免一补”政策,教育基础设施 条件进一步改善,新建三所中学全部竣工交付使用。农村新型合作 医疗试点工作扎实推进,三县医院传染病科改造项 目交付使用。人 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继续加强,全市年末总人口209.5万人,人口自 然增长率7.18‰以内。文化、体育、民政等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发 展。   在全面完成2005年计划任务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市经 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很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基 础薄弱,产业化经营水平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大;二是产业发 展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转变经济增 长方式任务艰巨;三是已开工建设的大项 目少,投资规模小,继续 保持投资持续增长的压力增大;四是城市建设和发展水平与现代化 城市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服务全省的能 力需要大力提高;五是社会发展任务重,就业压力大,社会保障不 健全、保障水平低,贫困人口多、扶贫任务繁重。对这些问题,我 们将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

文档评论(0)

ormiti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