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李清照走进易安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的李清照 * * 走近易安 ——李清照其人、其词初探 玉树临风空前绝后 学习目标 1.品读李清照词数首,概括其词的特点; 2.从李词的题材、内容和风格解读其人; 3.以“走近易安”或“清照,我想悄悄告诉你”为题,作一定深度的探究。 ??   李清照(公元1084~1151?),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明水镇人,宋代杰出的女词人。她出生于书香门弟,父李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郞、京东路提点刑狱,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是状元王拱辰孙女,知书善文。在家庭的熏陶下,她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她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 名家名片: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沈去矜) 清照以一妇人,而词格乃抗周柳,虽篇幅无多,固不能不宝而存之,为词家一大宗矣。(《四库提要》) 李易安作重阳《醉花阴》词,函致赵明诚云云。明诚自愧勿如。乃忘寝食,三日夜得十五阕,杂易安作以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有‘莫道不销魂’三句绝佳。”正易安作也。(《词苑丛谈》) 李易安词,独辟门径,居然可观,其源自淮海、大晟,而铸语则多生造,妇人有此,可谓奇矣。(《白雨斋词话》) 各家评李清照 名家点评: 1.纪昀修《四库全书》为李清照的作品集《漱玉词》作提要时赞:“抗佚周柳”“为词家一大宗”; 2.王士桢“婉约以易安为宗”;.“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3.郭沫若: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家庭背景: 1.李清照外公是状元王拱辰; 2.公公是尚书右丞(丞相)赵挺之; 3.父亲李格非中过进士,官至礼部员外郞,是苏门弟子; 4.丈夫赵明诚太学生,曾任鸿胪少卿; 易安简历: 1.宋神宗元丰六年(1084年)出生山东章丘。 2.早年随父住汴京、洛阳,接受较好的文化教养; 3.元符三年(16岁)写《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被人称道; 4.靖国元年(18岁)与丞相第三子赵明诚结婚; 5.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5月,徽、钦二帝被俘,北宋亡,李清照南迁,时年43岁; 6.建炎三年(1129年)8月,丈夫因病去世,李清照时年46岁; 7.绍兴二年(1132年)51岁的李清照改嫁张汝舟,遇人不淑,旋即离异。 8.1151年,一生无儿女的她寄人篱下,孤寂而死,时年67岁。    2.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点拨:1.擅长白描,取口语入词,以自然清新闻名;2.炼字造句,严谨认真,“词无一首不工”;3.叠字之法非常自然,不露痕迹。  (33字、春季、早期、春怨词)  1.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33字、深夏、早期、闺情词)   3.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41字、春天、前期、闺情词) 点拨:这首词风格明快,节奏轻松,寥寥41个字,刻画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带有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下片的几个动作层次分明,曲折多变,把一个少女的惊诧、惶遽、含羞、好奇以及爱恋的心理活动,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    4.醉花阴(52字、深秋、前期、相思词)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点拨:巧用比喻,结尾句以“黄花纤瘦”之态比喻人的相思憔悴,帘外黄花与帘内佳人相互映衬,花与人相似,同病相怜,营造出物我交融的凄清境界,是刻骨铭心的情语。    5.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离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60字、秋季、前期、相思词) 点拨:“一种相思,两处离愁”句,在写词人的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由已身推想到对方,深知这种相思与闲愁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面的,以见两心之相印。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红艳的荷花已经凋残,玉席生凉,轻轻地提起罗裙,独自来到木兰舟上。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云中可有谁寄来书信?一排大雁已经飞走,西楼满是清冷的月光。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花已飘落,流水也悠悠流走,同是一种相思,分成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种闲愁实在无法消除,眉上愁云刚消,却又上了心头。 一剪梅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