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借题发挥: 考生要熟练掌握诗歌鉴赏中的各种表达技巧,答题时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并结合原诗分析答出此手法的表达作用及效果。解题步骤:①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②结合诗句阐释这种手法是怎样运用的。③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二、鉴赏诗歌运用的表达方式 诗词中主要运用抒情、描写、叙述、议论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抒情、描写是考查重点 (一)抒情方式 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抒情性,抒情是古代诗歌创作中运用最多、也是最重要的表达方式。它可以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借古讽今和托物言志等。 解析: 与人约会而久候不至,难免焦躁不安,这大概是每一个人都会有的经验。然而,赵师秀这首小诗却写得深蕴含蓄,余味无穷。诗的前两句是写景,既交代了时令,又描写了约会的环境。第三句是点题,同时引出下文对诗人动作的描写。第四句是意蕴丰富的句子,历来为人所称道。 (3)衬托与对比。 衬托是利用事物间相近或对立的元素,用一些事物作为陪衬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对比是把两个对立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对立面进行对照,突出事物特点。二者的区别主要是:①衬托有主有次,对比不分主次。②对比主体双双出现,衬托主体未必出现。 3.审角度 此类题的提问角度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大(宽)角度,即题干直接提问表达技巧(艺术技巧、艺术手法)是什么;一种是小(窄)角度,即具体到描写手法、抒情手法、修辞方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行文结构等方面的某一个角度。分清提问的大小角度是答题的关键,不能混淆概念,答错角度。 针对这些问题,复习时要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针对概念不清的问题,就要将“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构思特点”等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尤其是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将一些易混淆的概念区别开来,比如“比喻”与“象征”、“对比”与“衬托”、“表现手法”与“表达方式”等;针对名称与分析不一致的问题,就要在准确理解名称本语含义的基础上结合诗句进行恰当的分析;针对表述混乱的问题,就要掌握常用的答题思路,即或先总后分,或先主后次,应分点回答。 【例18】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 庆全庵桃花 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泰,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注】谢枋得:南宋人,宋亡后,仍以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知信州的身份抗击元兵,兵败后潜入山中,隐居达12年之久,拒不出仕。后被强迫北行,至元都燕京,绝食而死。此诗即写于隐居期间。 本诗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是什么?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解析:作者没有直接描绘庵中桃花盛开的景色,而是借景抒情,把这所幽静的庵所,比作逃避秦王朝暴政的世外桃源,希望在这里隐居,从此不与世人交往。但诗人也有担忧,在家种植桃树,营构自己的“桃花源”,毕竟是一厢情愿的事,所以才有“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这样的诗句。作者身逢改朝换代,眼见异族入侵,江山易主,无力回天,只好沉潜隐居,这首诗的字里行间,正流露了作者这种重名节、弃荣华的高洁情怀。 答案:本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用典。“桃源”“避秦”“渔郎”“问津”等语,都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诗人通过用典表现自己不与元朝合作的决绝态度。 (四)鉴赏诗歌的构思立意 诗歌构思立意的精心高妙之处往往由篇章结构的技巧体现出来。以小见大、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翻因为果等都是比较常用的构思技巧,对于提高诗歌表现力有很大作用。 1.以小见大 【例19】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春 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以小见大”就是以小景传大境界,以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请结合诗句谈谈本诗是如何运用这种手法来表现主旨的。 解析:本诗摄取了一位少妇日常生活中一个饶有趣味的细节,反映了一个重大的社会现象。诗中所说的辽西,为唐朝东北边境军事要地。据史载,当时在唐朝东北边境上居住着奚、契丹等少数民族,唐王朝和契丹族之间多次发生战争。因此,广大人民希望统治者能够安抚边庭,过安定团聚的生活。在结构上,这首诗不同于惯常的起承转合的思路,而是突如其来地先写一个“打起黄莺儿”的动作意象,然后层层递进地叙明原因。 为何“打起黄莺儿”?是因为不让黄莺在枝间啼叫;为何“莫教枝上啼”?是因为黄莺的歌声惊扰了佳人的好梦;为何特别恼怒黄莺“惊妾梦”?是因为它把佳人在梦中到辽西与丈夫会面这一线可怜的希望也给无情地打消了。四句小诗,句句设疑,句句作答,犹如撕蕉剥笋。所以,它不仅篇法圆熟,而且在结构上也曲尽其妙。 答案: 本诗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写了一位闺中少妇打跑啼叫惊梦的黄莺的情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1光的直线传播》ppt课件 (共34张PPT).ppt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三章 3.1_温度(共24张PPT).ppt
- 人教版八年物理课件上 4.2光的直线传播(共26张PPT).ppt
- 人教版必修一8.27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课件(共16张PPT).ppt
- 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第九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课件 (共18张PPT).ppt
-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十一课太平天国运动课件 (共20张PPT).ppt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课件(共21张PPT).ppt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课件(共16张PPT).ppt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课件(共22张PPT).ppt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1.2 时间和位移 (共19张PPT).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