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2018-2019年高三地理地表形态塑造易错题1
黑龙江五大连池地区整齐排列着14座火山锥,火山下的石龙江串联着五个湖泊。下图为五大连池部分地区示意图。该地熔岩流地貌中常见喷气碟和喷气锥(图二),其形成与熔岩流经潮湿的地面密切相关。据此完成1~2题。
1.由图可知( )
A.五个湖泊都因火山口蓄水而成
B.石龙江主要的流向是自南向北
C.火山群分布主要受断裂带影响
D.火山群主要呈西北—东南走向
2.关于喷气碟、喷气锥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多出现在火山口旁
B.在黑龙山的数量要比在白龙湖畔的多
C.因流水侵蚀而形成
D.均为熔岩随水蒸气喷出、堆积而形成
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3~5题。
3.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
A.向陆地方向推进 B.向海洋方向推进
C.位置稳定 D.反复进退
4.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 )
A.形成新的贝壳堤
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
C.形成河口三角洲
D.迫使河流改道
5.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 )
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
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
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
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
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下图,完成6~7题。
6.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
A.持续淤积 B.先侵蚀、后淤积
C.持续侵蚀 D.先淤积、后侵蚀
7.推测1992~1997年( )
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
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
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
终碛堤是冰川携带物堆积在冰川末端形成堤状堆积体。当冰川融水流过终碛堤后,冰水携带大量碎屑物质堆积成扇形堆积体,称为冰水扇。下图示意终碛堤及冰水扇。据此回答8~9题。
8.终碛沉积物具有的特点是( )
A.大小均匀 B.层状结构
C.棱角明显 D.磨圆度好
9.冰水扇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过程是( )
A.流水堆积、侵蚀—冰川堆积、侵蚀
B.冰川堆积、侵蚀—流水侵蚀、堆积
C.冰川侵蚀、堆积—流水堆积、侵蚀
D.冰川侵蚀、堆积—流水侵蚀、堆积
某矿物形成于上地幔软流层,后随岩浆活动到达地表。人们在下图所示古火山的岩浆岩及河滩泥沙中均发现了该矿物。读图文材料,回答10~11题。
10.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到达河滩泥沙中的地质作用,依次应为( )
A.岩浆喷发 岩层断裂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
B.岩浆喷发 岩层断裂 搬运、沉积 风化、侵蚀
C.岩层断裂 岩浆喷发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
D.岩层断裂 岩浆喷发 搬运、沉积 风化、侵蚀
11.剖面图中绘制的火山坡度,与实际的火山坡度相比( )
A.变陡了 B.变缓了 C.无变化 D.无法判断
丹霞地貌是水平或平缓的层状红色砾岩和砂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宝塔状、柱状、峰林状的地形。湿润地区丹霞地貌(图一)很多只露出“腰身”,干旱地区丹霞地貌(图二)几乎是“全裸”的,甚至变得“圆头圆脑”。据此完成12~13题。
12.湿润地区丹霞地貌露出“腰身”的主要原因是( )
A.“腰身”雨水冲刷严重,植物易遭破坏
B.河流下切作用强烈,“腰身”陡峻挺拔
C.“腰身”地势陡峻、土壤浅薄,植物难以生长
D.岩石硬度不同,差异风化显著,“腰身”耸立
13.干旱地区丹霞地貌“圆头圆脑”的形成条件是( )
A.物理风化和风力侵蚀作用强
B.光照强烈,对岩石破坏作用大
C.气温日较差大,岩石球状风化显著
D.冰雪融水冲刷地表岩石
黑曜石,形成于火山爆发时岩浆流的外缘,具有类似于玻璃的特性。读地质循环示意图,完成14~15题。
14.下列与黑曜石及其形成过程相对应的是( )
A.a-③ B.b-② C.c-④ D.d-①
15.图中b到d的过程( )
A.均在地表进行 B.岩石性质发生改变
C.物质来自地壳 D.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
1.C2.D3.C4.B5.D6.D7.B8.C9.D10.C11.A12.C13.A14.A15.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2019高三一轮复习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易错题.doc
- 2018-2019年地表形态塑造易错题3.doc
- 2018-2019年地表形态塑造易错题4.doc
- 2018-2019年高三地理城市化易错题.doc
- 2018-2019年高三地理城市易错题1.doc
- 2018-2019年高三地理地表形态塑造易错题2.doc
- 2018-2019年高三地理海水运动易错题.doc
- 2018-2019年高三地理人口易错题.doc
- 2018-2019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宇宙环境易错题.doc
- 2018-2019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经纬网易错题.doc
- 2018年秋季人教版九年级物理随堂通 15.1 两种电荷.doc
- 2018年秋季人教版九年级物理随堂通 15.2 电流和电路.doc
- 2018年秋季人教版九年级物理随堂通 15.3 串联和并联.doc
- 2018年秋季人教版九年级物理随堂通 15.4 电流的测量.doc
- 2018年秋季人教版九年级物理随堂通 15.5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doc
- 2018年秋季人教版九年级物理随堂通 16.1 电压.doc
- 2018年秋季人教版九年级物理随堂通 16.2 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doc
- 2018年秋季人教版九年级物理随堂通 16.3 电阻.doc
- 2018年秋季人教版九年级物理随堂通 16.4 变阻器.doc
- 2018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压轴题汇编:函数(华北东北专版)(解析卷).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