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影像质量控制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放射科影像质量控制方案 放射科影像质量控制(讨论)方案 为加强放射科影像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保证放射科诊断质量和医疗安全,落实“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制定了放射科影像质量保证方案。 一、 放射科影像质量保证组织和人员职责分工 (一) 各级医院放射科应建立影像质量保证工作小组,小组成 员应包括高年资影像诊断医师、放射科技师、影像设备维修人员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一般由5—7人组成,结合我院放射科人员配备情况,暂由2-3人组成。 (二) 放射科常规X线统一管理,放射科主任负责影像质量保 证方案的全面实施,组织定期和不定期的核查。影像质量保证工作小组成员中,影像设备维修人员或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影像设备正常运行,保证影像设备运行稳定,参数准确,发生设备故障及时检修。技师负责X线检查扫描过程的质量控制。影像诊断医师负责诊断操作的质量控制和影像诊断质量报告的控制。 (三) 各种设备日常保养责任落实到人。 二、 放射科工作人员准入要求 (一) 从事X医师和技师人员应经上岗培训,取得X医师和放 射科工作人员证。 (二) 从事放射科诊断应有执业医师资格,技术人员应取得技 师、士资格。 (三) 从事放射诊断和技术人员应经放射防护知识培训合格, 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 三、 影像质量评价制度 (一) 室内放射技术质控每月一次。核查X线摄片体位是否符 合标准:胶片尺寸统一,影像放大比例统一,不同时期检查,图像放大比例前后一致。评价影像质量,分析不合格片和差级片原因,提出改进办法。 (二) 在日常诊断读片的同时,从诊断角度,对影像质量进行 评价,发现图像质量不能满足影像诊断,医师与技师沟通,提出改进建议。 (三) 根据诊断报告书写要求,每月一次抽查诊断报告质量。 (四) 技师或医师日常工作中发现质量问题应逐级报告,如质 量问题较多,或出现严重质量问题,由影像质量保证工作小组研究解决。 (五) 定期进行放射诊断与手术、病理或出院诊断随访对比, 一般每年不少于6次,统计影像诊断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分析误诊漏诊原因,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诊断正确性。 四、 影像质量评价标准 (一) X影像质量标准 1. 一般要求 (1) 被检查器官和结构在检查范围内可观察到。主要结构、解剖 结构、解剖细节清晰辨认,影像能满足影像诊断要求。 (2) 照片中的诠释齐全、无误、左右标志、检查号、检查日期、 检查医院、被检查者姓名、性别、年龄、图像放大比例或比例尺等信息完整。正确放置铅号码,以分辨前后位或前位。 (3) 用片统一,用片寸合理,分隔规范,照射野大小控制适当。 成人胸片不小于11x14英寸,成人四肢不小于10x12英寸。 (4) 图像放大比例一致:正位片、侧位片或斜位片放大比例不小 于65%。 (5) 整体画面布局美观,影像无失真变形。 (6) 对辐射敏感的组织和器官应尽可能的屏蔽。 (7) 对不同检查部位的影像质量标准参照《影像技术学》。 2. 优质片标准 (1) 密度合适,(照片中诊断密度范围控制在0.25—2.0之间); (2) 层次分明(不同部位要求不同); (3) 摄影体位正确:被检组织影像全部在照片上显示;重点组织界 限清楚;脊柱应含相邻椎体;四肢应包括临近关节;肋骨应包括第1或第12肋骨;组织影像应符合正常的解剖投影,无失真。 (4) 无技术操作缺陷:无体外阴影,无污片、划片、粘片、水迹、 指纹、漏光、静电等阴影 3. 良级片准 优级片中有1项不足,但对影像诊断影响不大。 4. 差级片标准 优级片中有2项以上不足,尚能用于诊断。 5. 废片标准 不能用于诊断 五、 诊断报告书写格式和质量评价标准 (一) 诊断报告质量评价标准 1. 良好的影像诊断报告:诊断报告书写规范。要求项目齐全,影像描写如实反映影像学改变,影像描述与诊断意见一致,重点突出,条理清楚,术语准确,字迹清析。 2. 不符合影像诊断报告要求的:①影像描述与诊断意见矛盾;②书写过于简单;③用语不规范;④病灶主要象征未描述错误;⑤字迹不清。 五、 影像检查过程的质量控制 (一) 放射科登记人员 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检查目的和要求,核实收费,正确登记检查编号,登记或将所有资料输入电脑。发放诊断报告时再次核对。 (二) 检查技术人员 首先顺序开机,检查设备是否完好;仔细核对申请单,检查目的和要求,目的和要求不清时主动与临床开单医师联系。核对被检部位准确无误后进行检查。完成检查后观察影像质量是否良好,是否符合临床申请要求和影像诊断要求。 (三) 诊断医师: 核对申请单,检查目的和要求,核对申请单、影像资料和报告单资料是否统一,观察影像质量是否符合诊断要求,诊断报告书写完成后应再次检查。 六、 相关资料的记录、保存 (一)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