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地面沉降问的工程地质.pptVIP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章 地面沉降问题的工程地质分析 * * 抽 取 地 下 水 1921-1987 1959-1983 1963- 2.667 1.76 1.70 10.1 21.6 2 7300 市区及郊区 台北盆地 上海 天津 台湾 中 国 开采石油 1953-1960 >0.25 30 800 波河三角洲 意大利 1890-1957 7.5 42 7560 墨西哥城 墨西哥 1934-1965 0.3 500 巴吞鲁日 路易斯安那州 1943-1969 1-2 10000 休斯顿- 加尔维斯顿 得克萨斯州 1952-1970 3 310 凤凰城 亚利桑那州 抽 取 地 下 水 1935-1963 1 500 拉斯维加斯 内华达州 开采石油 1926-1968 9 71 32 长滩市威明顿油田 1926-1954 3.96 >30 邱拉里华兹科 -1955 4.88 40 2330 洛斯贝诺斯 -开脱尔曼市 1935-1968 8.55 46.0 9000 圣华金流域 1915-1967 3.90 21 600 圣克拉拉流域 加州 美 国 3.1 尼崎 1954-1965 20 88 佐 贺 县 白石平原 九州 1925-1968 2.8 16.3 大阪 开 发 地 下 水 1892-1968 4.23 19.5 290 江东及城北工业区 东京 日 本 具体地点 州或省市 备 注 发生沉降的 主要时间 最大沉降量 (m) 最大沉降速率 (cm/a) 沉降面积 (km2) 地 点 国 名 表8-1 8.l 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 主要危害 (1).沿海地区沉降使地面低于海面,受海水侵袭; (2)一些港口城市,由于码头、堤岸的沉降而丧失或降低了港湾设施的能力; (3)桥墩下沉,桥梁净空减小,影响水上交通. (4)在一些地面沉降强烈的地区,伴随地面垂直沉陷而发生的较大水平位移,往往会对许多地面和地下构筑物造成巨大危害; (5)在地面沉降区还有一些较为常见的现象,如深井管上升、井台破坏,高摆脱空,桥墩的不均匀下沉等,这些现象虽然不致于造成大的危害,但也会给市政建设的各方面带来一定影响。 天津市地面沉降 西安市地面沉降 8.2 地面沉降的形成机制 8.2.1 承压水位降低所引起的应力转变及土层的压密 位于末固结或半固结疏松沉积层地区内的大城市,因为潜水易于污染往往开发深层的 承压水作为工业及生活用水的水源。 ’ 在孔隙承压含水层中,抽汲地下水所引起的承压水位的降低,必然要使含水层本身和其上、下相对含水层中的孔隙水压力随之而减小。根据有效应力原理可知,土中由复盖层荷载引起的总应力是由孔隙中的水和土颗粒骨架共同承担的。 由水承担的部分称为孔隙水压力,它不能引起土层的压密,故又称为中性压力,而由土骨架承担的部分则能直接造成土层的压密,故称为有效应力;二者之和等于总应力。假定抽水过程中土层内的总应力不变,那么孔隙水压力的减小必然导致土中有效应力的等量增大,结果就会引起土层成比例的固结。由于区域性地面沉降范围较广阔,压缩层厚度与沉降范围相比较,又相对较小,因此无论从理论或实际应用上,即可以把这类由于抽水引起的地面沉降问题按一维固结问题处理。 以三层结构条件下单层抽水的情况为例,对抽水过程中土层中应力的转变及土层的固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由于透水性能的显著差异,上述孔隙水压力减小,有效应力相应增大的过程,在砂层和粘土层中的表现是截然不同的。在砂层中这一过程基本上可志着固结进展程度的应力转换线逐渐地向最终边界线坝推进[如图8—5(b)],而达到AB线(与降低后的承压水位相平按的孔隙水压力线)所需的时间,正如模型试验(图8—6)所表明的,拄往需要几个月、几年甚至几十年(取决于土层厚度和透水性)。这样,在承压水位降低后,直到应力转变过程(也就是固结过程)最终完成之前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粘土层中始终不同程度地存在有高于和新的承压水位 相平衡的孔隙水压力,这部分孔陷水压力通常被称为剽余孔隙水压力或超孔隙水压力。土层内现有的剽余孔隙水压力的大小,是衡量该土层在现存的应力条件下可能最终产生的固结、压密的强烈程度的重要标志,通常可以通过实测加以查明。 以上通过一种较简单的三层结构、单层抽水模式,的机制。其它多层结构(甚至多层抽水)类型的沉降,制仍然是相同的,所以就不再一一地进行讨论了。 8.2.2 土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