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要危害有: A、赤潮生物大量繁殖,覆盖海面或附着在鱼、贝类的鳃上,使它们的呼吸器官难以正常发挥作用而造成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B、赤潮生物在生长繁殖的代谢过程和死亡细胞被微生物分解的过程中大量消耗海水的溶解氧,使海水严重缺氧,海洋动物因缺氧而窒息死亡; C、有些赤潮生物体内及其代谢产物含有生物毒素,引起海洋动物中毒或死亡; D、居民通过摄食中毒的鱼、贝类而产生中毒。目前已知的赤潮毒素有麻痹性贝毒、神经性贝毒和泻痢性贝毒等三大类; E、引起海洋异变,局部中断海洋食物链,使海域一度成为死海 。 二、赤潮发生原因及基本过程 1 、赤潮发生的原因 A、富营养化:是指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内湾,引起藻类大量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的现象。 海区补充大量营养物质是引发赤潮的物质基础,或者说海区富营养化的直接结果是可能形成赤潮,因为赤潮生物在其增殖过程中需要营养物质,其中最主要的是氮、磷营养盐类。 我国海水富营养化的阈值(邹景忠,1983): 无机氮:0.2-0.3mg/L; 无机磷:0.045mg/L; 叶绿素a:1-10mg/L; 初级生产力:1-10mgC/(L.h). B、促进赤潮生物生长的有机物参与作为诱发因素: 有些可溶性有机物也有利于赤潮生物的增殖,它们除了作为营养物质能被赤潮生物所利用外,更重要的是充当促进赤潮生物增殖的促生长物质。 种类: VB1、VB12、VH; DNA、嘌呤、嘧啶、植物激素等。 机理: DOM与微量元素螯合,从而提高赤潮生物对所需微量金属元素的利用率,同时,也使一些金属离子(如Cu)无毒化。 C、微量金属元素:也往往是诱发和促进赤潮发生的因素。种类:比较重要的有Fe、Mn、Mg、Cu、Mo、Co等。 作用:Fe是藻类细胞色素和许多酶的组成成分 Mg是叶绿素的构成元素; Co对能够合成VB12的蓝藻有增殖促进作用。 其中,Fe和Mn最为重要,因为一方面这两种元素对赤潮生物增殖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另一方面它们在海水中的溶解度很低,只有当它们与某些有机物结合形成螯合物时溶解度才有所提高。 D、温度和盐度: 赤潮的发生往往与该海区的温、盐变化状况有密切关系。从我国发生赤潮的现场温、盐记录来看,除了微型原甲藻明显适应于低盐和束毛藻明显适应于高盐外,多数赤潮发生时的水温较高(23~28℃),盐度则较低(23-28 )。 2 、赤潮发生的基本过程 A、起始阶段:海域具有形成赤潮的生物种(包括营养细胞或胞囊),海水各种理化条件能满足该赤潮生物生长、繁殖的需要。在这一阶段中,赤潮生物开始繁殖或胞囊大量萌发,竞争能力较强的赤潮生物可逐渐发展到一定的种群数量。 B、发展阶段:海区的各种营养物质及光照、温度、盐度等因素继续保持有利于赤潮生物发展的状态,赤潮生物呈指数式增长并迅速形成赤潮,同时原先的共存种多数被抑制或消失,也可能有个别种随赤潮出现而有增长。这一阶段任何环境因素的改变都有可能阻碍、推迟或终止形成赤潮的过程。 C、维持阶段:维持阶段是赤潮现象持续的时间,这时赤潮生物种群数量处于相当高的水平。这一阶段的时间长短主要取决于水体的物理稳定性和各种营养物质的消耗和补充状况。 D、消亡阶段:引起赤潮消亡的原因包括营养物质耗尽又未能及时得到补充,或遇台风、降雨等各种引起水团不稳定性的因素,或温度的突然变化超过该种赤潮生物的适应范围,造成赤潮生物大量死亡,赤潮现象就逐渐或突然消失。这一过程往往是对渔业危害最严重的阶段。 三、赤潮的预测和防治对策 1、赤潮预测预报 A、根据水化特征的预测:一切能反映海域富营养化的指标在赤潮预报中都是有用的。 B、根据水温、盐度和气象条件的预测:海区表层水温在短时间内的急剧上升且有成层现象,以及在河口、内湾因降雨或河流径流量增大而引起盐度变化,常可诱发赤潮发生。 C、根据生物学特征的预测: (1)赤潮生物的增殖速度: (2)叶绿素a的变化:一般认为,当监测中发现叶绿素a含量超过10mg/m3并有继续增高的趋势时,就预示赤潮可能即将出现。 (3)“种子场”的调查: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预测依据,例如以海区细菌类别及数量变化、赤潮藻类的光合活性等来作为赤潮预测的方法。 2、赤潮的预防对策 A、富营养化物质入海负荷的控制 B、海区自身污染控制 C、富营养化水体和底质的改善 四、防止赤潮的紧急措施 主动防治: ①首先停止投放饵料,使鱼贝类安静下来,这样可减少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