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丙氨酸氨解酶基因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苯丙氨酸氨解酶基因 在大肠杆菌 BL21DE3中的表达 苯丙氨酸氨解酶简介 缩写PAL。是催化直接脱掉L-苯丙氨酸上的氨而生成反式桂皮酸的酶。EC.4.3.1.5。是1961年J.Koukol,E.Conn在大麦中发现的。存在于高等植物、酵母、菌类的可溶性部分。推测分子量为30万。这是一个可把苯丙氨酸用于酚类化合物合成的酶。在很多情况下,其反应成为酚类化合物合成的有步骤的速率阶段。在组织中的活性可随外界因素而发生显著变化,用光照,病伤害,植物激素处理等会使活性显著增加。另外有时还受光敏色素所支配。在多数情况下,在组织中活性增加的同时,酶发生失活作用,这时组织中具有活性酶的量很快就会减少,据认为,这种失活是与类蛋白质物质作用有关。此外也已指出有非活性的酶的存在。 预期目标 遗传性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所致的苯丙酮尿症是人类常见的先天性苯丙氨酸代谢缺陷病,是引起先天性智力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为防止痴呆的发生,在出生后至发育期必需服用不含或含极少量苯丙氨酸的合成食物,费用十分昂贵。用酶在肠道内/外将消化后的苯丙氨酸降解,是一个有希望的取代途径。 预期目标 苯丙氨酸氨解酶(L-p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 PAL)广泛分布于植物和某些真菌中,它可使苯丙氨酸降解为无毒的苯丙烯酸。在动物实验中证明,口服该酶可降低实验性苯丙酮尿症动物血清中异常增高的苯丙氨酸浓度,已有学者研究将该酶固化后,口服用于治疗苯丙酮尿症。尽管PAL在临床治疗应用中具有良好的前景,但无法从真菌和高等植物细胞中大量提取PAL,为此,试图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探索从大肠杆菌中获取大量廉价的PAL,藉以通过口服在肠道内消除苯丙氨酸,或用于生产廉价的无苯丙氨酸食物,达到治疗苯丙酮尿症的目的。 获取工程菌的过程 目的基因的获取 获取工程菌的过程 二、重组子的制备及酶切分析:   rPAL-1-cDNA大小为2519 bp,pET-28c大小为5367 bp,通过T4 DNA连接酶连接后的重组表达质粒应为7886 bp。挑取四个重组阳性克隆,经EcoR I酶切图谱鉴定,所得片段符合预计大小(见图2,lane2, 4, 6, 8)。由于应用单酶切插入目的基因所获得的重组质粒,存在着正反两种插入方向。为了获得所需的正向插入重组克隆,经查阅GenBank, 在对rPAL-1-cDNA及pET-28c质粒的酶切图谱分析后,选用各自都只有一个酶切位点并能显著区分正反插入方向的BamH I进行酶切鉴定。根据理论分析,经BamH I酶切后可能出现的二种情况如下:正向插入生成的二个片段大小预计应为337bp和7549 bp,反向插入分别为2194 bp和5692 bp(见图3)。四个重组克隆的BamH I酶切图谱见图2,lane 1, 3, 5, 7。由此可知,获得了3个正向插入重组克隆和1个反向插入重组克隆。 获取工程菌的过程  三、重组质粒测序:   重组表达质粒测序结果如图4所示,与设计时预期的完全相同。说明该重组质粒已正向插入目的基因,对阅读框架分析,完全肯定了该质粒能正确表达rPAL-1-cDNA。 获取工程菌的过程 重组子的转化 按文献,将质粒pUC19-rPAL-1-cDNA转化大肠杆菌DH5α,并加以扩增。根据文献在水稻苯丙氨酸氨解酶基因(GenBank/EMBL, Accession number: x16099)ATG下游131-112碱基段设计测序引物5 TGGATCTTGACCAGCGGCT 3,对pUC19-rPAL-1-cDNA质粒进行反向测序。测序按Perkin Elmer公司推荐的BigDye标记终止碱基双脱氧法在ABI PrismTM310自动序列分析仪上进行。根据测序结果,在表达质粒pET-28系列中,选择与之相匹配的表达载体。 获取工程菌的过程 筛选与鉴定 用EcoR I酶将pET-28c从多克隆位点处切开,在其5端用牛小肠碱性磷酸酶(CIP)脱去磷酸,纯化后溶于双蒸水中备用。   用EcoR I酶切质粒pUC19-rPAL-1-cDNA,通过1.5%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80V 4 h),切取2.5kb的rPAL-1-cDNA条带,用透析袋法回收,经酚、氯仿抽提,乙醇沉淀纯化,溶于双蒸水。   按文献描述步骤用T4DNA连接酶将2.5kb rPAL-1-cDNA与5端脱磷酸之线性pET-28c连接重组成表达质粒,连接时取插入片段DNA与pET-28c DNA的摩尔比为3∶1。连接产物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BL21DE3, 在含有卡那霉素的LB平板上,筛选出阳性克隆。 获取工程菌的过程 根据rPAL-1-cDNA及pET-28c酶切图谱,选用BamH I酶切重组质粒,鉴定插入方向。并用测序引物对重组质粒PET-28c-rPAL-1-

文档评论(0)

mmrs36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