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约瑟夫·奈:美国世纪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 * 相对衰落和绝对衰落 在察看美国是否正处于“衰落”前,重要的是要注意到这个词的词义是不明确的,该词把外部实力的相对减少和内部状况的恶化或下滑这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捆绑在一起了。前者是相对衰落,后者则是绝对衰落。这两个观念经常是互相关联的,但并非必须如此。 衰落更多的与流行的心理感受有关,而不是地缘政治分析, 美国的真正问题不在于它是否会被中国或其他任一竞争者所取代,而是它将面对众多极具权势的挑战者的同时兴起——包括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这种权力扩散减少了美国控制他人的相对能力。 * * 美国的“四张王牌” 优越的地理位置; 能源供给保障; 抵御贸易战的能力更强; 掌握世界储备货币。 * * 美国仍然是世界唯一超级大国:教育文化 2014年美国发明家在美国注册了总数约为13.3万项专利,几乎为世界总量的48%。 美国在高等教育方面的花费所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近似法国、德国、英国和日本等国任何一国的两倍。 页岩革命不仅改变了这种依赖,而且还显示了创业精神、产权和资本市场三者紧密结合所代表的美国经济的潜在实力。 ,尽管欧洲有27所大学名列世界前百所名校(相对于美国的52所)之中,但美国对高校和科研开发投入了国内生产总值的2.7%——这是两倍于欧洲的投入。 * * 美国仍然是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军事外交 美国得益于它的关系网和盟友而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华盛顿有60个条约同盟国,而中国一个都没有。 中国在全球军事支出中11%的份额远低于美国的39%。以目前的增长速度,中国的军费开支可能在2020年达到美国的一半,在21世纪中叶接近美国的水平。但在累积的现代军事装备储量上,即便不计入美国的盟国,美国对中国至少也保留着10∶1的优势。 在传统军事力量方面,中国缺乏同盟、海外基地、远程物流和美国军队所有的远征经验。 * * 中美经济对比一 中国的贸易总量在2009年超过德国从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中国仍然担心他们的国家“还没有发展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贸易国”,因为贸易在服务行业内乏善可陈,很多出口产品的附加值都低,中国缺少“可与世界贸易强国如美国和德国媲美的顶尖品牌”(排名前25位的全球性品牌中的19个是美国的品牌)。全球性跨国公司中,500强中的46%为美国人所拥有。[8]换句话说,中国的贸易量更大,但与美国或德国对比来说,相对没有那么复杂。 * * 中美经济对比二 中国一直试图通过鼓励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融资来增加其财政实力,这一贸易融资的规模现在已占了全球总量的9%,但美元仍占81%。 贸易额出现在中国的统计数据里,但附加值却显示在美国的数据里。 中国持有的庞大美元资源也没有赋予它太多的与美国直接讨价还价的能力,因为在一个相互依存的关系中,实力取决于相互依存的不对称性。中国持有它收到的来自其销售到美国的货品所换回的美元,但美国保持其市场直接议价能力和对中国产品的开放,从而在中国国内创造了经济增长、就业和稳定。尽管有刺激和诱惑,中国并没有在世界金融市场上抛售美元。如果中国这样做了,它可能会让美国屈膝,但代价将会让中国躺倒。 * * 李光耀看美国 “美国竞争力的另一来源,是有许多遍布全国各地并相互竞争的卓越中心。这些中心十分多元化并会互相挑战,不会墨守成规。” “每个中心都认为本身能媲美其他中心,它所需要的是资金和人才,而这些都是可以募集的。没有人会认为必须惟华盛顿或纽约马首是瞻。如果你有钱,就可以建立另一个中心。正因为如此, 美国社会有一定的多元性,其竞争精神可以不断产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新思路和新产品。” * * 李光耀看美国 “他们遇见的未来,是在一个不通过生产部件或汽车,而是以脑力、想象力、艺术、知识和知识产权去创造财富的世界。美国因此后来居上,重夺世界增长最快的发达经济体的地位。我很欣赏美国人创业的活力。” * * 郑永年:“中国世纪”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 斯蒂格尼茨作为一名外国学者,他接触的都是政策层面的东西,对中国的了解未必全面。 中国从政策层面来看确实很好,每一届新政府每年都有新政策退出,但是光有一个好政策,没有执行也很麻烦。中国政府顶层设计都非常好,但不落地就等于没有。外国专家欠缺的,正是他们往往忽视的政策执行程度。 * * 郑永年:内部制度崛起是根本一 从世界经济的大历史来看,或者从经济总量上来看,“中国世纪”是完全有可能到来的。但它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现在中国两位数的高增长已经结束,如果在接下来的10-15年,经济可以再6%-7%的增速水平上实现较为稳定的增长,就是所谓的新常态,中国就能够跳出中等收入陷阱,那么“中国世纪”就可以实现。 前提是不能犯“颠覆性错误”:建设一个清廉的好政府,发挥良好的作用,完善社会和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