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心理健康.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抑郁症 ——心理疾病中的感冒 主要是对痛苦经历的抑郁反应,但抑郁的程度常与其痛苦的经历不相称。 表现: 情绪低落,对任何事都不感兴趣 感到处处不如意,总觉得有什么不幸的事要发生。 悲观厌世,觉得活着没意思 有身体不适感,食欲减退、失眠等 3、焦虑症 广泛焦虑症:持续的紧张不安,植物神经功能兴奋和过分警觉。(慢性焦虑障碍) 惊恐症(急性焦虑障碍) 4、强迫症 反复出现强迫观念或动作,患者很想摆脱却又无能为力,很痛苦。 强迫观念 强迫行为 5、恐惧症 你害怕某些并不会真正伤害你的东西吗? 社交恐惧症 单纯恐惧症(针对具体的事物) 处境恐惧症 6、疑病症 你是否草木皆兵? 疑病症是指患者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确信自己有病,并使自己处于对自己想象出来的疾病的强烈恐惧之中。 (二)人格障碍 1、偏执型人格障碍:妄想者的天堂 广泛猜疑,常将他人无意的、非恶意的甚至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歧视,或无足够根据,怀疑会被人利用或伤害,因此过分警惕与防卫。 将周围事物解释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阴谋”。 易产生病态嫉妒。 过分自负,若有挫折或失败则归咎于他人,总认为自己正确。 好嫉恨别人,对他人过错不能宽容。 脱离实际地好争辩,固执地追求个人不够合理的“权利”或利益。 很少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偏执行为持否认态度。 2、强迫型人格障碍 要求严格和完美,容易把冲突理智化,具有强烈的自制心理和自控行为。在待人接物,以及对自己时,总有一种求全和固执的表现。 易患抑郁症 3、分裂型人格障碍 “怪”和“冷” 有离奇的信念,或与文化背景不相称的信念。 奇怪或特殊的行为或外貌。 言语怪异,如离题、用词不妥、繁简失当、表达意见不清,并非文化程度或智能障碍等因素所引起。 不寻常的知觉体验,如看见不存在的人。 对人冷淡,对亲属也不例外,缺少温暖体贴。 表情淡漠,缺乏深刻或生动的情感体验。 多单独活动,主动与人交往仅限于生活或工作中必需的接触,除一级亲属外无亲密友人。 4、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最使人不安的病症 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对社会和他人冷酷、仇视,缺乏好感和同情心,缺乏责任感。无后悔之心,也无羞耻之感。 反社会人格特征在青年早期就出现了,最晚不迟于25岁。一般来说,反社会人格障碍者在童年时期就有所表现。30岁以后,大约有三到四成患者有缓解或明显的改善。 5、冲动型人格障碍 爆发和攻击 以行为和情绪具有明显冲动性为主要特征,又称爆发型或攻击型人格障碍,是青少年和中青年人中常见的一种人格障碍。 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常因微小的精神刺激,突然爆发非常强烈的愤怒情绪和冲动行为,且自己完全不能克制。在间歇期是正常的,对发作时的所作所为感到懊悔,但不能防止再次发生。    跳楼以后 —朱德庸 * * * * * * * * 走进心理健康 给大学新生们的一些建议 之前不独立罢了,现在开始该一个人走了; 比起考试来说,学会自学比它重要多了; 至少应该恋爱一次,无论成败,谈恋爱的本 质是学会男女交往; 学会像父母关心自己一样,去关心他们; 至少要有一种兴趣,这样心灵才不会寂寞; 学会一项谋生的手艺,不要等到毕业的时 候抱怨学校; 葆有一份纯真,比人情世故 更重要; 开始关心社会,因为你很快要 更深入的陷入其中。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从众现象 心理账户 如果今天晚上你打算去听一场音乐会,票价是200元,在你马上要出发的时候,你发现你把最近买的价值200元的电话卡弄丢了。你是否还会去听这场音乐会? 实验表明,大部分的回答者仍旧去听。可是如果情况变一下,假设你昨天花了200元钱买了一张今天晚上音乐会门票。在你马上要出发的时候,突然发现你把门票弄丢了。如果你想要听音乐会,就必须再花200元钱买张门票,你是否还会去听?结果却是,大部分人回答说不去了。 心理账户 可仔细想一想,上面这两个回答其实是自相矛盾的。不管丢的是电话卡还是音乐会门票,总之是丢失了价值200元的东西,从损失的金钱上看,并没有区别。之所以出现上面两种不同的结果,其原因就是大多数人的心理帐户的问题。   人们在脑海中,把电话卡和音乐会门票归到了不同的帐户中,所以丢失了电话卡不会影响音乐会所在的帐户的预算和支出,大部分人仍旧选择去听音乐会。但是丢了的音乐会门票和后来需要再买的门票都被归入了同一个帐户,所以看上去就好像要花400元听一场音乐会了。人们当然觉得这样不划算了。 青蛙现象 把一只青蛙直接放进热水锅里,由于它对不良环境的反应十分敏感,就会迅速跳出锅外。如果把一个青蛙放进冷水锅里,慢慢地加温,青蛙并不会立即跳出锅外,水温逐渐提高的最终结局是青蛙被煮死了,因为等水温高到青蛙无法忍受时,它已经来不及、或者说是没有能力跳出锅外了。 一些

文档评论(0)

ctuorn037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