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淬火时因缓慢冷却或在冷却过程中停留而引起的奥氏体稳定化,称为热稳定化。 图4-21 奥氏体热稳定化现象示意图 在Ms 点以下等温停留 将引起Ms点降低以及 AR 量增多。 等温停留 奥氏体热稳定化的本质: * 奥氏体的热稳定化是由于在适当温度停留过程中,奥氏体中的碳、氮原子与位错发生交互作用形成柯氏气团,从而强化了奥氏体,使马氏体相变的阻力增大所致。 6. 马氏体相变晶体学模型 * 6.1 K-S 均匀切变模型 三个步骤: ① 第一次较大量的均匀切变 (主切变): * ②第二次小量切变: 晶格调整: * 图4-22 K-S 切变模型 * 图4-23 马氏体与奥氏体的共格关系及其破坏 随马氏体长大,靠近界面的奥氏体弹性切应变也愈来愈大,当应力值超过奥氏体的屈服极限时,将发生塑性变形,界面共格联系被破坏。这时的马氏体要通过扩散才能继续长大,实际上马氏体已停止长大。 6.2 G-T 模型 * G-T 模型为两次切变模型: ①第一次切变 为宏观均匀切变,发生宏观变形,产生表面浮凸;并发生点阵改组,形成马氏体点阵结构。 第二次切变 * 为微观不均匀切变,也称为晶格不变切变,可以是滑移,也可以是孪生。 切变的结果,无宏观变形,晶格不变。同时,降低了应变能(应力松弛),在马氏体内产生位错或孪晶亚结构。 * 图4-24 晶格不变切变示意图 7. 马氏体的性能特点 * C%↑→ 硬度↑ C 0.6%以后,淬火钢硬度下降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残余奥氏体量的增加。 7.1 马氏体的强度和硬度 马氏体的强化机制: * 固溶强化 间隙式碳原子造成的点阵不对称畸变,产生一个强应力场,该应力场与位错产生强烈的交互作用。 ② 时效强化 自回火,碳原子在马氏体晶体缺陷处(位错、孪晶界)的偏聚,以及碳化物的弥散析出。 * 相变强化 亚结构强化,高密度位错以及微细孪 晶,阻碍位错运动。 ④ 马氏体晶体(原奥氏体晶粒)尺寸越 细小,强度越高。 7.2 马氏体的塑性与韧性 * 低碳位错型马氏体具有相当高的强度和良好的韧性,高碳孪晶型马氏体具有高的强度但韧性极差。 高碳孪晶型马氏体高脆性的原因: ① 亚结构为细小孪晶 ② 容易产生显微裂纹 7.3 马氏体的物理性能 * 马氏体的比容远大于奥氏体 钢在淬火时要发生体积膨胀,产生内应力、 变形、开裂。 ② 马氏体具有铁磁性 钢在淬火后,矫顽力升高,导磁率下降。马氏体的含碳量越高,矫顽力越高。 * (5)马氏体相变的可逆性 * A ? M Ms , Mf ; As , Af ; As Ms 钢中马氏体加热时,容易发生回火分解, 从马氏体中析出碳化物。 Fe-0.8%C钢以5000℃/S快速加热,抑制回火转变,则在590~600℃发生逆转变。 3. 马氏体的形态及其亚结构 * 3.1 板条马氏体 在低、中碳钢,马氏体时效钢中出现,形成温度较高。 基本单元板条为一个个单晶体。 图4-12 板条马氏体示意图 * 许多相互平行的板条组成一个板条束,它们具有相同的惯习面。 板条马氏体的惯习面为{111}γ,位向关系为K-S关系。由于有四个不同的{111}γ面,所以一个奥氏体晶粒内可能形成四种马氏体板条束。 每个惯习面上可能有六种不同的取向,板条束内具有相同取向的小块称为板条块,常常呈现为黑白相间的块。 * 板条马氏体的亚结构为高密度位错,所以板条马氏体也称为位错马氏体 。 不呈孪晶关系的板条间存在一层残余奥氏体簿膜,这种微量的残余奥氏体对板条马氏体的韧性贡献很大。 呈孪晶关系的板条间就不存在这种残余奥氏体薄膜。 * 图4-13 (a)板条马氏体 (b)片状马氏体 3.2 片状马氏体 * 图4-14 片状马氏体示意图 {225}γ或 {259}γ 在中、高碳钢,高镍的Fe-Ni合金中出现,形成温度较低。 * 先形成的第一片马氏体横贯整个奥氏体晶粒,使后形成的马氏体片的大小受到限制。后形成的马氏体片,则在奥氏体晶粒内进一步分割奥氏体晶粒,所以后形成的马氏体片越来越短小。 片状马氏体的立体外形呈双凸透镜状,多数马氏体片的中间有一条中脊面,相邻马氏体片互不平行,大小不一,片的周围有一定量的残余奥氏体。 * 惯习面:随形成温度的下降,由{225}γ变为{259}γ,位向关系由K-S关系变为西山关系。 亚结构为细小孪晶,一般集中在中脊面附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2025学年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思明分校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答案解析.pdf VIP
- 2025年全国电力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知识网络竞赛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九年义务教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doc VIP
- 2024浙ST19壁挂式轻便消防水龙及室内消火栓安装.pptx VIP
- 破产案件管理人工作手册及操作指引.docx VIP
- 重症护理管理及专科技术新进展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docx VIP
- 2025年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诊断与治疗 .pdf VIP
- 顶管工程危险源辨识与控制定稿版.docx VIP
-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诊断和治疗.pptx VIP
- 2025年全国电力安全生产知识网络竞赛题库及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