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GB/T 19233-2003(2003-07-01发布,2003-12-01实施)
?
前 言
本标准与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ECE)1997年1月1日生效的ECE Rl01-02法规《就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燃料消耗量对装内燃机轿车认证的统一规定》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取消了该法规中不适用的管理性内容,并将该法规中的附录2“通知书”的内容改写为本标准的附录A“试验结果报告”。 本标准的适用范围除ECE R101-02法规规定的M1类车辆外,也适用于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3.5t的M2类和N1类车辆。 本标准虽然将ECE Rl01-02法规中作为型式认证值和生产一致性检查内容的CO2均改为燃料消耗量(EF),但在测得燃料消耗量的同时,也可测得CO2排放量。 本标准在编写中参照采用了欧盟(EU)93/116/EC指令《关于机动车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燃料消耗量》的编写格式。 本标准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许拔民、郑贺悦、陆红雨、方茂东。
GB/T 19233-2003
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在模拟城市和市郊工况循环下,通过测定排放的二氧化碳(CO2)、一氧化碳(CO)和碳氢化合物(HC),用碳平衡法计算燃料消耗量的试验方法和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以点燃式发动机或压燃式发动机为动力,最大设计车速大于或等于50km/h的M1类车辆,也可用于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3.5t的M2类和N1类车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884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实验室测定方法(密度计法) GB 18352.2-2001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Ⅱ)
3 术语和定义
GB 18352.2的术浯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 一般要求
4.1 按照GB 18352.2-2001附录C附件CA中所述的模拟市区和市郊行驶工况的试验循环,测量C02、CO和HC的排放量。4.2 CO2、CO和HC的排放测试结果用克每千米(g/km)表示,圆整至最接近的整数。4.3 按照第7章的计算方法,利用测得的CO2、CO和HC排放量,以碳平衡法计算燃料消耗量。计算结果圆整至小数点后一位。4.4 试验燃料 试验时应使用GB l8352.2-2001附录G中规定的相应基准燃料。 为了进行4.3所述的计算,需采用下列燃料参数: a) 密度:按照GB/T 1884的方法在试验燃料上测得; b) 氢-碳比:采用固定值,汽油为1.85,柴油为1.86。
5 试验条件
5.1 试验车辆5.1.1 车辆的机械状态应良好。试验前车辆至少应行驶3000km,且少于15000km。5.1.2 应按制造厂的规定调整发动机和车辆操纵件。应特别注意怠速设定(转速和排气中的CO和HC含量)、冷起动装置和排气污染物排放控制系统的调整。5.1.3 试验室可检查进气系统的密封性,以避免额外进气影响雾化。试验室可检查车辆的性能是否符合制造厂的规定,能否在正常行驶条件下运行,特别是能否实现正常的冷、热起动。5.1.4 试验前,车辆应置于温度保持为293K至303K(20℃至30℃
6 CO2、CO和HC排放量测量
6.1 试验循环 试验循环按GB 18352.2-2001附件CA所述,包括1部(市区行驶)和2部(市郊行驶)两部分。此附件中所有运行规定均适用于CO2、CO和HC的测量。6.2 测功机设定 按GB 18352.2-2001 附录C的规定,进行测功机的负荷和惯量的设定。6.3 排放量计算6.3.1 一般条款6.3.1.1 气态污染物排放量用下式进行计算:
Mi=Vmix×Qi×Ci×10-6/d……………………………………(1)
式中: Mi——污染物i的排放量,单位为克每千米(g/km); Vmix——校正至标准状态(273.2K和101.33kPa)的稀释排气容积,单位为升每次试验(L/试验); Qi——标准状态(273.2K和101.33kPa)下污染物i的密度,单位为克每升(g/L); Ci——稀释排气中污染物i的浓度,并按稀释空气中污染物i的含量进行校正,ppm1)。如Ci有用容积百分数表示,则系数10-6由10-2替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l715金属材料选用导则.doc
- dl752异种钢焊接规程.doc
- dl59996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doc
- dl6551998火力发电厂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doc
- dl6561998火力发电厂汽轮机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doc
- dl6571998火力发电厂模拟量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doc
- dl6581998火力发电厂顺序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doc
- dl6591998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doc
- DLT 474.5-200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 避雷器试验.pdf
- dl7011999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术语.doc
- gb192952003《速冻预包装面米食品卫生标准》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doc
- gb192982003《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国家标准第2号修改单.doc
- gb194822004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doc
- gb201822006商用车驾驶室外部凸出物.doc
- gb251932010食品中百菌清等12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doc
- gb261302010食品中百草枯等54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doc
- gb390620053~3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报批稿修改部分).doc
- gb470611998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一部分通用要求.doc
- gb5005719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doc
- gb501682006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