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治安史课件专题讲座:秦汉亭经验及公安基层基础建设.pptVIP

中国治安史课件专题讲座:秦汉亭经验及公安基层基础建设.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讲座: 秦汉亭的经验教训 与公安基层基础建设;一、历史上基层治安组织概述;2、基层的特点决定了基层治安组织数量庞大。 基层的数量相对于县以上机构而言,数量庞大。 由此决定了基层治安组织数量的庞大。 设置什么性质的组织,以什么手段来管理基层,是历代统治者探索的难题。;3、影响基层治安机构设置的因素复杂。 (1)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国家财政收入。 (2)民众素质影响:古代文化普及程度低。 (3)国家治安思想的影响:综合为治 (4)科技水平的影响:古代科技水平较低,管理基层治安机构和基层治安机构的管理存在诸多问题。;4、发展的总体路径:由 “乡官制”向“乡役制”的转变 中国历史上的基层治安机构存在一个由“乡官制”向“乡役制”的转变。 乡官制:职官 乡役制:职役 这个转变发生在唐宋之际。;5、研究历史上基层治安组织的演变对???我们搞好“公安基层基础建设”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二、秦汉的基层治安机构亭; ;(一)专职维护基层治安的机构;;基层治安中亭远比游徼重要;亭长在官吏中的比例;(二)亭有辖区和部民;长安城:120亭,每亭平均为0.323平方公里; 东海郡:170亭,每亭平均为32.7平方公里; 西汉末年每亭平均为225平方公里,东汉每亭平均为352平方公里;亭部管辖的民众;(三)亭内人员构成和任用;(四)亭长亭卒的待遇和升迁;2、亭卒有“卒月值”;3、亭长亭卒的升迁 ;(五)亭长亭卒的服饰;(六)与亭相关的法律制度; 亭是县府派出常驻乡里的基层治安机构,有辖区、有部民,有工资待遇,有制服,有考核,有武器配备,也有专门的法律保障和约束其执法。类似当今派出所。按照西方学者梅拜、贝力关于警察阶段的划分,亭长、亭卒可以称得上世界上最早的制服警察了,是现代警察之祖。 秦汉亭在维护社会治安发挥了巨大作用。;证明秦汉亭之功效的事例: 赤眉军之事 曹操之事 东汉末年贾诩之事;(七)亭的衰落;东汉民间多亭有鬼怪害人传说 亭长危害基层:《太平经》卷86“一闾亭有刚强亭长,尚乃一亭部不敢语。此亭长,尚但吏之最小者,……皆恐见害, ……虽有善心意,不敢自达于上” 东汉多有精英不为亭长的记载(积功劳升迁被阻);2、亭衰落乃至消失的原因;(2)文化因素 儒家文化在汉武帝时取得意识形态上的“独尊”地位以后,从东汉开始普及民间。以执法形象(“执二尺版”)出现的亭长,逐渐为民众和儒家素养的官僚所鄙视。因为儒家强调“以德为主”,教化为主。 仇览为亭长之事;东汉刘珍等著《东观汉记》:卓茂为密令。民尝有言部亭长受其米肉遗者,茂问之曰:“亭长从汝求乎?”为汝有事属之而受乎?将平居以恩意遗之乎?“民曰:”往遗之耳。“茂曰:”遗之而受,何故言邪?”民曰:“窃闻贤明之君,使民不畏吏,吏不取民。今我畏吏,是以遗之。”茂曰:“凡人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仁爱,知相敬事也。今邻里尚致馈,此乃相亲,况吏民乎?凡人之生,群居杂处,故有经纪礼仪以相交接。汝独不欲修之,宁能高飞远去,不在人间耶?”民曰:“苟如此,律何故禁之?”茂笑曰:“律设大法,礼从人情。今我以礼教汝,必无怨恶;以律治汝,何所措其手足乎?” ;(3)基层社会治安组织的出现;这些经济、文化、社会组织的因素,对于我们今天搞“公安基层基础建设”也有启发。;小结;三、宋及其后的保甲制度;(一)保甲制度的渊源及其确立;宋代实施保甲的原因: 1、寓兵于农,利于国家减少开支。 2、乡里百姓通过保甲训练,利于维护地方秩序。 诚如保甲制建立者王安石所言:“大抵保甲法不特除盗,强身健体,固可渐习兵,且省财费。”;(二)保甲制度的内容;4、及时向官府报告可疑情况。 5、实行“伍保法”连坐。 6、置牌登录户籍。 保甲制自宋以后沿袭至清,甚至民国时期、日本侵略中国实行殖民统治时期全国仍在推广、实施。不过宋以后实施保甲制度往往与征收赋役、催差以及乡约、社学、义仓等结合。;(三)对保甲制度的评价;张维迎、邓峰《信息、激励与连带责任——对中国古代连坐、保甲制度的法和经济学解释》(《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评价连坐、保甲制度是适应中国传统社会的一种基层控制模式。 历代官员数、人口数及官员占总人口的比率(%) (1)西汉(2年):1328050.22; (2)东汉(157年):1529860.27; (3)隋(609年):1959370.42; (4)唐(755年):3686680.7; (5)宋(1083年):240000.09; (6)元(1291年):164250.04; (7)明(1381):246830.0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fcel5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