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诗歌鉴赏之诗歌语言-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pptVIP

2019年高考诗歌鉴赏之诗歌语言-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修辞巧妙,用语绮丽,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送春归”“和春住”。想象别致,意蕴生动,如“眉眼盈盈处”“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新颖明丽”的语言特色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浙东山水的美好,抒发出作者送别的情意。 解析:解答本题应注意“新丽”是“新颖明丽”的意思,要紧扣诗句分析表现手法在本诗中的运用,在解题时注意先指出所运用的表现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分析其作用。 4、(2011·湖北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登 城 刘 敞 雨映寒空半有无,重楼闲上倚城隅。 浅深山色高低树,一片江南水墨图。 望海楼晚景 苏 轼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结合诗句赏析。(4分) 答案:刘诗用“雨映寒空半有无”作为背景,用“浅深山色高低树”作为主景,虚实结合,浓淡配置,相互映衬,描绘出“一片江南水墨图”的优美画面。 苏诗描绘的是由疾风、骤雨、雷电所构成的壮美景观,“横风吹雨”“电光时掣”先后出现,中间插入“雨过潮平”的短暂平静,跌宕起伏,更凸显其壮观。 解析:答题范围是两首诗,题干已经指出诗歌语言的特色,而且是写景诗,写出是如何体现出这种语言特色的即可。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注]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 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的斗争中。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朝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明室。 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风格特征:沉郁悲怆或深沉凝重。这首诗是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熔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表现了作者虽已衰老,且明知复国无望,仍然矢志不渝、坚持到底的决心。 解析:本题题干有“诗风接近杜甫”之语,而杜甫的诗歌风格是“沉郁顿挫”,因此此题很容易得出答案。只要在答题时注意回答出全部步骤即可。 诗歌鉴赏炼字、炼句题分析手法的角度: 1.从字、句本身的意义入手 (个人感受) 词语的意义就是词语最基本的意思,词语的意思可以分为基本义、比喻义和引申义,一般来说,我们在分析炼字妙用的时候,首先必须理解词语的基本义,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结合语言环境进行分析。 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描绘了……的……特点。 2.从词性入手 一般来说,诗歌中最要紧的地方往往落在动词、形容词和副词这三类词语上,根据这三类词语的语法特点分析,动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动态变化,强调过程及变化;形容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性质状态,跟动词比较,形容词主要着眼对象的静态;副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程度范围。 3.从表现手法入手 ①修辞:比喻、拟人、夸张、通感、借代、比兴、双关、设问、反问、 ②常用技巧:用典、点化、化用(炼句)、想象、对比、动静、感官角度、虚实、细节描写、白描、反衬。 4.从结构作用入手 5.从思想情感入手 诗歌是最能直接表达情感的一种文学形式,诗人情感的表达有的比较直接,有的比较含蓄,但不管如何表达,诗歌中信息量最大、含金量最高的往往在那些带有情感的诗眼当中。所以,抓住情感分析作者的炼字,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直接抒情、借景抒情、以景结情。 1、首句作用: 点题、统领全诗、渲染气氛、奠定基调、埋下伏笔、提示下文、设置悬念、铺垫等; 2、尾句作用: 总结全诗、点明主题、升华主题、卒章显志、照应上文、意味深远等; 3、中间句作用: 过渡、伏笔、转换话题、承上启下等。 * 清澈的江水曲折地绕村流过,长长的夏日里,村中的一切都显得幽雅。梁上的燕子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水中的鸥鸟互相追逐嬉戏,亲亲热热。妻子在纸上画着棋盘,小儿敲针作鱼钩。我老了,多病的身体需要的只是治病的药物,除此之外,还有别的什么奢求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在几个月之前,诗人经过四年的流亡生活,从同州经由绵州,来到了这不曾遭到战乱骚扰的、暂时还保持安静的西南富庶之乡成都郊外浣花溪畔。他依靠亲友故旧的资助而辛苦经营的草堂已经初具规

文档评论(0)

东方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