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陈光甫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
陈光甫(一八八一—一九七六),江苏镇江人。原名辉祖,后改名浑德,字
光甫。早年留学美国,获商学学士学位。一九0九年回国,辛亥革命后任江苏省
银行总经理。 一九一五年创办上海商业储蓄银行, 任总经理。后又创办中国旅行
社。一九二七年后,历任财政委员会主任委员、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国民党政府
委员和立法委员。后去台湾,并继续在香港、台湾经办金融与投资事业。一九七
六年七月一日在台湾逝世。著有《陈光甫先生言论集》等。
机遇在艰难勤奋中到来
陈光甫一八八一年十二月十七日出生于江苏省镇江。 父亲名仲衡,以经商为业,曾在镇江小闸口开设陈仲记字号,做进口火油生意。共有子女八人。陈光甫是陈家的次子。他年幼时体质很弱,经常生病,长到七八岁上,才渐渐地学会了说话。仲衡夫妇见孩子如此体弱多病, 总是忧心忡忡, 他们并不奢望这个孱弱的孩子将来能够有什么大的作为, 只求老天保佑他平安长大, 自食其力也就心满意足了。
镇江地处长江下游, 水上交通极为便利, 商贸活动频繁。 一八五八年按中英法天津条约开辟为通商口岸后, 进出口货物日多, 贸易额猛增, 能与上海和汉口媲美。随着商贸事业的兴起, 经营汇兑业务的钱庄逐渐兴盛, 而且势力不亚于上海,与扬州在上海经营银钱业者合称扬镇帮, 与宁绍、苏常、潮汕三帮旗鼓相当。
当时,镇江还没有铁路运输,也没有工业,是个经商谋利的宝地。但是,由
于经营不利, 陈光甫的父亲陈仲衡只得停业转向。 经过反复权衡, 陈仲衡决定另
谋出路。于是,他便到汉口的祥源报关行去当职员。
报关行负责代替进出口商人向海关申办报税手续。 当时海关大权被外国税务司操纵,办理报关手续, 自然免不了要同这些外籍人员打交道, 而且必须用英文填写报关表格。
陈仲衡略通英文。他想:精通英文的买办们,工作清闲,收入稳定,头脑灵活点还可赚大钱。英国人在中国开办商业,实力雄厚,是棵大树。如果能在这棵大树下乘凉,比较踏实。眼前外国人都视中国为肥肉,争先恐后来中国搜刮,并且看中了中国的廉价劳动力。若能精通英语,选择职业的路子就宽了。于是,他到汉口不久,便决定将光甫接到汉口来。
光甫乘船逆江而上,只见:云外远山耸翠,船边近水翻银。光甫自小第一次离家,见到这般景象,好似进入仙境一般。他第一次领略到世界如此之大,如此深奥莫测。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走遍天下,不但要在中国走,而且还要到外国去看看。他到汉口后,被父亲送进报关行当学徒。
祥源报关行门前挂着比利时国旗。 原来,报关行的东家是借用比利时人地赉的名义。地赉曾经在上海法租界内当过巡捕。 借用他的名义当然不会白借, 报关
行的东家每年要送给地赉酬金三四百元之多。
在陈仲衡的安排下, 光甫开始学习英文。 启蒙老师就是这位地赉。 学习要付学费,每月向这位洋老师交纳酬金二元。
学徒生涯,苦不堪言。 这个自小在父母爱抚、 兄弟姊妹照顾下长大的孱弱孩子,如今承当起成人的负担,每天清早即起床,开启房门,随之一天的杂务便开始了。倒尿缸,打扫厅堂,侍候主人们洗嗽。开饭之时,等候在主人左右,随时
为主人添饭。有客人来时,即马上奉茶。晚上关闭房门, 也理所应当是他的职责。
夜里睡在地板上, 夏天便睡在凉台上。 时常吃不饱。 但陈光甫时刻不忘父亲的嘱咐:每天清晨听到汉阳铁厂的汽笛声,便起床读书。
就这样,光甫熬了七个年头。值得庆幸的是,他不但没有累垮,反而学得很精灵。他处处留意,事事用心,不懂就问,不告诉就偷艺。渐渐他心目中的问号逐渐消失了,变成了知识。就这样孜孜以求,刻苦钻研,学到了许多有关商业和金融方面的知识,而且学会了如何灵活应对各种人与事。英文也大有长进。
有一次,他从国内土产的输出报关和国外洋货的输入报关中, 了解了国内产品在国外的消费市场, 和洋货在国内的销售情况、 运输渠道、结算货款和垫借贷款的方式等等,亲身体察到贸易、金融、信贷等方面的新知识、新事物,无形中启迪了他对这些事业的兴趣和追求, 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滋生了对这一职业的浓厚兴趣。更大的收获是他无意中得知那些懂得英文的海关、 邮政人员,待遇比一般人优厚,而且逐步升迁的机会很多。 光甫从心底佩服父亲的良苦用心, 他明白了父亲为何将他带到汉口来, 又不惜一切代价让他学英语。 眼下的客观现实深深地教育了他,对他学习英文的积极性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 于是他更加主动地去刻苦攻读,务求有所长进。 此时,他才理解当初在私塾里背得烂熟于胸的“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的含义。
工夫不负有心人。一八九一年,陈光甫考入汉口海关,时年十八岁。当时海
关兼管邮政业务, 光甫被分配在汉口邮政局做事。 在一年半的时间里, 他兢兢业
业地勤奋工作,牢记“因而知之”、“勉而行之”的古训,时刻严格要求自己。
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