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 人体消化系统的微生物感染疾病 ;内容提要;第1节 概述;一.人体消化系统感染的微生物类群 ;一.人体消化系统感染的微生物类群 ;二.微生物感染性消化道疾病种类及特征 ;二.微生物感染性消化道疾病种类及特征 ;二.微生物感染性消化道疾病种类及特征 ;二.微生物感染性消化道疾病种类及特征 ;第2节 消化系统的
细菌性疾病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 ;1.外毒素食物中毒 ;2.内毒素食物中毒 ;3.二者兼之的食物中毒 ;1.来源及特性 ;2.组成及性质 ;3.中毒的致病机制 ;4.中毒症状 ;厨师至少配了205份早餐(火腿、蛋卷) ;结果污染食物40份送入头等仓 ;5.其中144人中毒,在哥本哈根下机 ;1.来源;2.肉毒毒素的性质 ;3.肉毒毒素的活化 ;4.中毒症状 ;1.A型产气荚膜杆菌 ;(2)中毒作用 ;(3)症状 ;(2)中毒症状 ;二.大肠杆菌相关性肠炎 ;(一)肠产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 ;2.肠毒素的基本特征 ;2) ST的一般特性(耐热毒素 Heat stable enterotoxin) ;2) ST的一般特性(耐热毒素 Heat stable enterotoxin) ;3) ST作用机制 ;B、直接偶联学说:(不需要介导酶参加) ;3.定居因子 ;(二)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 ;4.毒力遗传 ;(三)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 ;3.致泻作用 ;(四)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 ;3.致病作用 ;5.临床症状 ;(五)肠粘附性大肠杆菌(EAEC) ;3.致病作用 ;结论 ;三.抗生素相关性肠炎 ;(2)抗生素相关性肠炎;2.病因 ;(二)发病机理 ;3.艰难梭菌毒素 ;(三)临床诊断 ;(四)治疗 ;四.伤寒(Enteric fever肠热症) ;(一)沙门氏菌属细菌(Salmontlla) ;(二)食物中毒;(三)伤寒 ;4)致病特性 ;2.感染特征 ;3)菌数依赖性,少数菌不能构成感染,需1×106个菌以上 ;③S.typhi→血流→肝、脾、肾、胆囊→吞噬细胞吞噬→大量增殖→返回血流→二次菌血症→全身感染。 ;(四) S.typhi的毒力遗传 ;①吸附实验(证明质粒S.typhi侵袭力相关) ;①吸附实验(证明质粒S.typhi侵袭力相关) ;②血清抗性实验(证明血清抗性与质粒相关) ;A组证明:血清中存在抗菌物质。 ;1)体内试验(感染小鼠)(质粒以整合状态存在于细胞内) ;五.细菌性痢疾 ;(二)痢疾 ;(三)感染特征 ;六.霍乱 ;(一)生物学特性 ;(二)致病特性 ;2)功能 ;4)细胞毒性;C:隐窝细胞蛋白磷酸化氯离子分泌增加,绒毛细胞减少氯化钠偶联吸收,??致腹泻。 ;(三)疾病症状 ;(四)防治 ;七、弯曲菌性肠炎 ;弯曲菌致病物质 ;(三)疾病类型;(一)疾病种类;(二)致病物质;(三)致病过程的解释 ;(四)致病性 ;正常情况下,胃壁有一系列完善的自我保护机制(胃酸、蛋白酶的分泌功能,不溶性与可溶性粘液层的保护作用,有规律的运动等)能抵御经口而入的千百种微生物的侵袭。但幽门螺杆菌具有特殊的作用,能在胃内建立感染。 ;2.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消化性溃疡 ;2)发病学说 ;3.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 ;2)胃癌形成学说 ;(五)治疗;第三节 消化系统的病毒性疾病;(二)病毒感染特点 ;(三)肠道感染病毒性疾病;(3)宿主;(5)病毒感染 ;(7)病毒感染方式 ;(四)急性病毒性肠炎;1.流行病学;2)传播;2.临床表现;轮状病毒 ;(五)病毒性肝炎;1)生物学特性;2)传播途径;2)预防 ;2)乙肝病毒基因组的复制和转录过程 ;4) HBV对肝细胞的免疫损伤 ;(2)自身免疫复合物引起的病理损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