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苔丝》中马的意象.docVIP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1 人文学院汉语言101外国文学论文集 PAGE 浅析《苔丝》中“马”的意象 陆琳敏 《苔丝》是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之一,自从问世以来就备受关注。哈代作为维多利亚时代著名小说家,在 HYPERLINK /SearchResult.aspx?type=0startpos=1sort=1keywords=%d6%d0%b9%fa \o 中国 \t _blank 中国的地位却是因其诗歌的引入而逐渐确立的。在《苔丝》中,哈代正是以一种小说家的深刻和诗人的浪漫赋予了客观的意象以主观的情感来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根据意象派诗人庞德的理论,意象是在一瞬间呈现出理智和情感的综合体。诗歌主要是描写意象,而在小说中,意象通常只是作为辅助的手段出现的。在《苔丝》中也有大量的象征意象,如红色、白色、鸟、公鸡、马等,其中“马”这个意象在多个章节中均有出现。小说中,“马”不止是作为“马车”出现的常见的交通工具,也是一种身份象征,并与苔丝的命运相交织,暗示了苔丝的悲剧结局,体现了哈代的宿命论观点。 一、“马车”与身份象征 英国是一个畜牧业发达的国家 ,马车是当地人们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苔丝的故事就发生在哈代长期生长的英格兰“威赛克斯”地区乡村。哈代自称“所有这部书里和我别的小说里那些背景描写都根据的是实在的地方”。作为交通工具的马车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小说开篇描写的是苔丝的父亲约翰步行回家时遇到了骑着灰色母马的牧师,在牧师说约翰是杜伯维尔爵士的后裔之后,约翰就改乘了一辆由女驭手驾驭的马车回家,他还唱着缓缓的记叙调“金斯贝尔有我家高贵的坟茔——铅棺材里是我封过骑士的祖宗!”哈代《苔丝》,孙法理译,译林出版社,1996.第12页。下文所引均出自同一版本,为了行文简洁,后文只随文标出页码,不再另行作注。,这个前后对比正体现了约翰心中明显的身份等级观念,虽然家境贫穷,家中唯有一匹老马“王子”作为交通工具,但贵族身份提醒约翰出行要有马车才像样,这显然与苔丝的家庭经济情况是不相符的。贫穷的人家拥有一匹马已经是一种奢望,苔丝家自老马“王子”惨死后,苔丝就想攒钱买一匹新马,所以她才会听从母亲的话去杜伯维尔家工作,而有钱的上等人家 ,除了雇佣专人赶车拉货外 ,还有用来游乐出行的马车,作为身份象征的这类马车,马匹总是年轻力壮、膘肥体健的,车身总是锃亮如新、时髦华丽的,正如小说中所写,苔丝要到阔本家管理鸡场事时,来接她的“第二部车远不如头一部那么寒怆”( 哈代《苔丝》,孙法理译,译林出版社,1996.第12页。下文所引均出自同一版本,为了行文简洁,后文只随文标出页码,不再另行作注。 在同等级人家中,马车的外在形象也能看出其家庭经济水平状况。苔丝父亲去世后,她家搬迁雇佣的大马车是“吱吱叫的架子,几乎承受不起这过重的负荷”,而“载着玛丽安、伊兹和她们与之共命运的农民家庭的车漆着鲜明的色彩,由三匹高头大马拉着,马具上的青铜饰物锃亮耀眼”(苔:394)。由此可看出同阶级中,苔丝家当时已到了山穷水尽,急需帮助的状态下了。 二、“马”与苔丝命运的联系 小说中,一个意象如果反复出现,它就会不断地积累起自身的象征意义。《苔丝》中“马”贯穿始终,与苔丝命运相交织,具有一定的隐喻象征意义。可以说,苔丝就是小说中套着社会及家庭背景这些车辆的一匹“马”,她或像“王子”一样任劳任怨,或像“铁步”一样具有自身的野性,或像那匹安静的马一样温顺,又或像“大马车传说“中的马一样神秘而高贵,但在当时维多利亚的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大背景下,无论怎样她都摆脱不了束缚,这也暗示了苔丝的悲剧命运,体现了哈代的宿命观。 1、贫民的“马” 套上贫民的这辆车,就注定了苔丝无法像其他人一样随心所欲,她做事情前都要有需要考虑的许多因素。苔丝家境贫寒,苔丝的父亲是关键时刻不着调的人,母亲则是思想简单而又爱慕虚荣的人,家中又有弟妹六人,这群孩子的生命全靠这两个成年的杜伯菲尔德的判断能力。“若是两个家长选择了一条通往困难、灾祸、饥饿、疾病、屈辱和死亡的航线 ,那么这六个被关押的小俘虏便只好跟着去”(苔:53)。在苔丝家,老马是他们的经济支柱,一直任劳任怨。当老马惨死后,苔丝一家更是陷入了困境,他们便希望苔丝能嫁个阔人来摆脱家里的困境。当有钱的本家来接苔丝去工作时,弟妹们都喊着“姐姐要嫁给阔人哥哥了”。而后苔丝父亲死去,一家人被迫搬家,雇来的大马车还承受不起这过重的负荷。苔丝就像这马车一样虽然不堪重负却不得不再次担起一家的重责。为了家庭,苔丝牺牲了自己的幸福,再次与阿历克同居。 老马“王子”在故事的开头出现,这绝非偶然。老马“王子”是苔丝家唯一的一匹马,揭露了苔丝家家境贫寒的事实,而老马“王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