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化学课件2[1].第二章_中枢神经系统药物.ppt

药物化学课件2[1].第二章_中枢神经系统药物.ppt

  1. 1、本文档共10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对中枢神经活动起到抑制或兴奋的作用,用于治疗相关的疾病。 按治疗的疾病或药物作用分类:主要有 镇静催眠药 抗癫痫药 抗精神失常药 镇痛药 中枢兴奋药 学习要求 掌握苯巴比妥、地西泮、苯妥英钠、盐酸氯丙嗪、盐酸吗啡、盐酸哌替啶、咖啡因的的名称、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及临床用途; 掌握巴比妥类、苯二氮 类药物的一般性质 。 熟练应用典型药物的结构特点和理化性质,解决药物的生产、检验、运输、贮存的相关问题。 熟悉巴比妥类药物的基本结构、抗癫痫药和抗精神病药的结构类型;熟悉常用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抗精神失常药、镇痛药和中枢兴奋药的结构特点、作用特点及临床用途。 学会认识药物的结构及疗效之间的关系。 了解苯二氮 类药物的发展及巴比妥类药物和镇痛药的构效关系。 重点难点 授课内容 第一节 镇静催眠药 第二节 抗癫痫药 第三节 抗精神失常药 第四节 镇痛药 第五节 中枢兴奋药 第一节 镇静催眠药 分类 巴比妥类 苯巴比妥 苯二氮 类 地西泮、奥沙西泮、艾司唑仑 其他类 唑吡坦 一、巴比妥类 化学性质 弱酸性 巴比妥类药物结构存在互变异构现象,即丙二酰脲的内酰胺(酮式)和内酰亚胺醇(烯醇式)互变异构,故显弱酸性。 水解性 与金属离子成盐反应 (1)与硝酸银作用 在碳酸钠溶液中与硝酸银试液作用,生成白色可溶性的一银盐,加入过量的硝酸银试液,可生成白色不溶性的二银盐沉淀。 典型药物 :苯巴比妥 性质 1.为白色有光泽的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 2.酰亚胺基可互变异构成烯醇式结构,显弱酸性,pKa为7.40,在氢氧化钠或碳酸钠溶液中溶解。 3.固体在干燥空气中较稳定,钠盐水溶液放置易水解,生成2-苯基丁酰脲而失去活性。 4.在碳酸钠溶液中与硝酸银试液作用,生成可溶性的一银盐,加入过量的硝酸银试液可生成不溶性的二银盐沉淀。 5.与吡啶-硫酸铜试液作用显紫红色。 6.分子中具有苯环,可与亚硝酸钠-硫酸试液作用,即显橙黄色,随即转橙红色。 7.与甲醛-硫酸试剂作用,接界面产生玫瑰红色。 构效关系 ?巴比妥类药物属于非特异性结构类型药物,其作用强弱、快慢、作用时间长短,与药物的酸性解离常数(pKa)、油水分配系数(lgP)及代谢失活过程有关。 巴比妥酸为强酸(pKa 4.12),在生理pH条件下,几乎全部解离,不易透过血脑屏障到达中枢,因此无活性。 具有催眠活性的巴比妥类药物为pKa 7~8的弱酸,在生理pH条件下,未解离的分子约占50%或更多,易透过血脑屏障到达中枢,因此有活性。 构效关系 5位取代基为直链烷烃或芳烃时,体内不易被氧化代谢,作用时间长。如为支链烷烃或不饱和烃时,体内易被氧化代谢,作用时间短。硫巴比妥类,例如硫喷妥钠,脂溶性大,生效快,作用时间短,为超短时类。 二、苯二氮 类 一般性质 1.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不溶于水,溶于三氯甲烷等有机溶剂。 2.具有二氮 环,多数显弱碱性,可溶于强酸。 3.二氮 环中的内酰胺及亚胺结构,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受热易水解。 典型药物 :地西泮 性质 1.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 2.在酸或碱性溶液中,受热易水解,生成2-甲氨基-5-氯-二苯甲酮和甘氨酸。 3.溶于硫酸,在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显黄绿色荧光。 4.溶于稀盐酸,加碘化铋钾试剂,即产生橙红色沉淀,放置颜色加深。 地西泮水解反应 当7位和1、2位有强吸电子基团(氯原子、硝基、三唑环等) 存在时,例如:地西泮、硝西泮、艾司唑仑等,口服后药物在胃酸作用下,水解反应几乎都在4,5位上进行,当开环化合物进入肠道,因pH升高,又闭环成原药,因此对生物利用度无影响。 奥沙西泮 艾司唑仑 三、其他类 三、其他类 第二节 抗癫痫药 癫痫是由大脑局部神经元过度兴奋,产生阵发性地放电,所导致的慢性、反复性和突发性的大脑功能失调。 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运动、感觉、意识、行为和自主神经障碍等症状。 抗癫痫药可抑制大脑神经的兴奋性,用于防止和控制癫痫的发作。 根据发作情况主要可分为大发作、小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局限性发作和复杂部分性发作。 大发作,又称全身性发作,半数有先兆,如头昏、精神错乱、 上腹部不适、视听和嗅觉障碍。发作时(痉挛发作期) ,有些病人先发出尖锐叫声,后既有意识丧失而跌倒,有全身肌肉强直、呼吸停顿,头眼可偏向一侧,数秒钟后 有阵挛性抽搐,抽搐逐渐加重,历时数十秒钟,阵挛期呼吸恢复,口吐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