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针灸方法;针 法
(Acupuncture Techniques ); 针法的含义;针刺的工具;“九针”;临床常用针具;毫针结构;毫针规格;针刺前的准备; 针具的选择;体位的选择;消毒;操作方法 (Needling Methods ) ;练针法; 临床施术时,一般是右手持针,左手按压,故称:
右手为刺手,
左手为押(压)手。;刺手; 押手;常用的进针方法: ;1、单手进针法;2、双手进针法;B:夹持进针法;C:舒张进针法;C:提捏进针法;3、管针进针法;针刺的角度;针刺的方向 ;针刺的深度 ; 指进针后,为了使病人产生针感而行使一定的手法。;基本行针手法 ;提插法; 针刺入一定深度后,施行前后、左右的行针动作。即将针向前、向后来回旋转捻动,反复多次的一种行针方法。 ;辅助手法 ; 用手轻弹针尾,使针体微微震动,以加强针感。; 指用手顺着经脉的循行经路,在腧穴的上下部轻柔地循按。; 用拇指抵住针尾,以食指或中指轻刮针柄。
刮法可加强针感,促使针感的扩散。; 轻轻摇动针体,可以行针。
直立针身而摇,可以加强针感。
卧倒针身而摇,往往可以促使针感向一定方向传导。; 操作时以捻转为主,一般将针身先作较大幅度的捻转,然后松手,拇、食指张开,一捻一放,反复数次,如小鸟展翅之状。
本法的作用在于催气,可以加强针感。 ; 持针做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抖动,使针身发生轻微震颤,以加强针感。;得气 ; 针刺得气时,病人在针刺部位有酸麻重胀感,有时还出现不同程度的感传现象(就是顺经络沿线均有不同的感受)医生持针的手上也会感觉到针下有沉重紧涩的现象。
针刺未得气时,病人无特殊感觉,医生感到针下空虚无物。; 金元.窦汉卿标幽赋:
“ 轻滑慢则未来,沉涩紧而已至。”
“ 气之至也,如鱼吞钩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遂。”;得气意义;不得气的原因 ;不得气的处理;治神 ;守神 ;补泻;补法——能补益正气,使虚弱的功
能状态得到恢复的针刺方法。
泻法——能疏泄病邪,使亢进的功
能恢复正常的针刺方法。;影响针刺补泻的因素;常用的补泻手法;留针——得气之后根据治疗的需要将毫针 留在腧穴内一段时间。;;针刺意外的处理和预防 ;1、晕针;;;;;;;;;;;;;;;;☆针刺注意事项 ;;;灸 法;灸法的定义;灸用材料;;☆一、灸法的作用;;;1).艾炷灸 ;;①.直接灸;a.无瘢痕灸:又称非化脓灸。即将艾炷放置于皮肤上之后,从上端点燃,当燃剩2/5左右,患者感到烫时,用镊子将艾炷挟去,换炷再灸,一般灸3一7壮,以局部皮肤充血、红晕为度。施灸后皮肤不致起泡,或起泡后亦不致形成灸疮。
此法适用于慢性虚寒性疾病,如哮喘、眩晕、慢性腹泻、风寒湿痹和皮肤疣等。;b.瘢痕灸:又称化脓灸,施灸前先在施术部位上涂以少量凡士林或大蒜液,以增加粘附性和刺激作用,然后放置艾炷,从上端点燃。每壮艾炷须燃尽后,除去灰烬,方可换炷,每换1壮,即涂凡士林或大蒜液1次,可灸7—9壮。
灸毕,在施灸穴位上贴敷淡水膏,大约1周可化脓,化脓时每天换膏药1次。灸疮45天左右愈合,留有瘢痕。
在灸疮化脓期间,局部需注意清洁,避免感染。;对身体过于虚弱,或有糖尿病、皮肤病的患者不宜使用此法。
临床常用于治疗哮喘、慢性胃肠病、瘰疬等,但由于这种方法灸后遗有瘢痕,故灸前必须征求患者的同意及合作。?;②间接灸 ;a.隔姜灸:
用鲜生姜切成直径大约2~3cm,厚约0.2~0.3cm的薄片,中间以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放在应灸的部位,然后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后,可易炷再灸。一般灸5~10壮,以皮肤红晕而不起泡为度。在施灸过程中,若患者感觉灼热不可忍受时,可将姜片向上提起,或缓慢移动姜片。
此法应用很广,适用于一切虚寒病证,对呕吐、腹痛、泄泻、遗精、阳痿、早泄、不孕、痛经和风寒湿痹等疗效较好。 ;b.隔蒜灸;c.隔盐灸;d.隔附子灸;2).艾卷灸 ;;按操作方法艾卷灸可分为悬起灸、实按灸两种 。
①悬起灸
按其操作方法又可分为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等。 ;a.温和灸:将艾卷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或患处,约距离皮肤2~3cm处进行熏烤(见图),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入灸10~15min,至皮肤红晕为度。
如果遇到局部知觉减迟或小儿等,医者可将食、中两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这样可以通过医者的手指来测知患者局部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时间和距离,防止烫伤。; b.雀啄灸:施灸时,艾卷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的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跨学科实践活动2制作模型并展示科学家探索物质组成与结构的历程》课件-人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pptx VIP
- 2024年四川广安爱众股份有限公司人员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英格索兰空压机.ppt VIP
- NBT 47015 2011 压力容器焊接规程.pdf VIP
- 地铁车站大客流应急组织.pptx VIP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pdf VIP
- 2023年四川广安爱众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3四川广安爱众股份有限公司招聘见习人员2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3四川广安爱众股份有限公司对外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能源管理体系钢铁企业认证要求.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