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结构基因基因调控基因什么是基因(gene)? 基因是原核、真核生物以及病毒的DNA和RNA分子中具有遗传效应的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和突变单位以及控制性状的功能单位。早期概念经典概念基因概念的发展基因概念的多样性2001 Human genome sequenced一、早期的基因概念1.融合遗传理论 (Blending Inheritance, Hippocrates, 希波克拉底, 公元前460-375 ) 基本论点:遗传因子或遗传物质相遇的时候,彼此会相互混合,相互融化,而成为中间类型的东西。 2.获得性遗传理论 (Inheritance of acquired characteristics, Lamarck,拉马克, 1809)物种的形成是对环境的适应过程,后天所获得的性状(character)可以遗传给下一代。例如长颈鹿的祖先是短颈的,因为地上的草不够,它们需要伸长颈部去吃树上的叶,那么下一代的颈就会变长。如此一代一代伸长下去,就变成今天的长颈鹿。 用进废退 否定遗传物质的存在3.泛生论假说 (hypothesis of the pangenesis, Darwin, 1866)体内的各类细胞中,均具有代表其自身的胚芽。杂种内的镶嵌特征是亲本胚芽混合所致。他认为在生活周期的任何阶段细胞都可放出胚芽,胚芽随血液循环到达生殖细胞,并传递给后代。 4.种质论(Theory of germplasm, Weismann,1885)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可分为“体质”和“种质”后天获得性只能改变体质(Somatoplasm,体细胞),无法改变种质(Germplasm, 生殖细胞)只有种质才能遗传这一学说为日后的染色体遗传理论和基因学说的建立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框架,使 Weismann 成为现代遗传学的伟大先驱 5.遗传因子假说 (Hypothesis of the inherited factor, Mendel GJ, 1865)遗传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遗传因子成对存在生殖细胞中具有成对因子中的一个每对因子分别来自雌雄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因子相互分离生殖细胞的结合是随机的遗传因子有显隐性之分孟德尔定律:分离定律(Law of segregation)自由组合定律(Law of independent assortment)否定了融合遗传、泛生论及获得性遗传理论为颗粒遗传理论(particulate theary of inheritance )奠定了基础1900年,孟德尔定律被重新发现1879年德国生物学家弗莱明发现细胞核内的染色体。 1903年美国细胞学家萨顿发现了遗传因子与染色体的平行关系,提出了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遗传因子基因(gene)Theory of the GeneThomas Hunt Morgan 1926二、经典的基因概念 (classical theory of gene)经典基因概念 基因是染色体上的实体 基因象念珠(bead)状孤立地呈线性排列在染色体上 基因是“三位一体” (Three in one) 交换(cross-over unit) 突变(mutation unit) 功能(functional unit) 最小的 不可分割的基本的“三位一体”的 遗传单位 ? 交换单位:基因间能进行重组,而且是交换的最小单位。 ? 突变单位:一个基因能突变为另一个基因,产生等位基因。 A a ? 功能单位:控制有机体的性状。(1926T. H. Morgan)三、基因概念的发展1. 位置效应(position effect) 一个基因随着染色体畸变而改变它和邻近基因的位置关系,从而改变了表型效应的现象称位置效应。--可能是随着位置的改变也改变了和5′端调控元件的关系和距离,从而影响了基因的表达。 ALFRED HENRY STURTEVANTNovember 21, 1891—April 5, 1970果蝇的复眼数目野生型果蝇的复眼大约由779个左右的红色小眼所组成(euchromatin, 常染色质)异染色质Position effects on gene expression. Position effects can be observed for the Drosophila white gene. Wild-type flies with a normal white gene have red eyes. (After L.L. Sandell and V.A. Zakian, Trends Cell Biol. 2:10-14, 1992.)779358684525Illustration of the different sizes of compound eyes of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汉威 HS 7X系列数字式超声波探伤仪使用说明书.pdf VIP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二讲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PPT.ppt VIP
- “电—能—碳”模型构建与碳排放预测:以江苏为例进行实证分析.docx VIP
- 《合同风险防控要点》课件.ppt VIP
- 【山东省】DB37T 3366-2018 涉路工程技术规范(高清).pdf VIP
-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位置与坐标测试题.pdf VIP
- 18DX009 数据中心工程设计与安装.docx VIP
- 10KV配电系统的电流互感器2CT、3CT的比较.pdf VIP
- GB50790-2013(2019年版):±800kV直流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2019年版).pdf VIP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8章 回归分析.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