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 录;第三节 QC工具的运用;一、调查表;3、用于数字数据分析调查表;(2)图示式;(3)质量分布表;4、用于非数字数据分析调查表;5、调查表应用实例;初步诊断结论:
造成插头焊接不牢缺陷的主要问题是插头槽径大,是小组提高产品质量的主要改进点。;二、分层法;3、如何分层
一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分层:
(1)按操作人员分层
可按班组、个人、熟练程度、性别、年龄等分层
(2)按机器设备分层
可按机台号、结构、新旧程度、工夹模具等分层
(3)按作业方法分层
可按工艺、操作参数、操作方法、生产速度等分层
(4)按原材料、零部件分层
可按规格、成分、产地、供应商、批次等分层;(5)按时间分层
可按班次、日期等分层
(6)按测量、检查分层
可按计量仪器、测量人员、检查方法等分层
(7)按环境分???
可按温湿度、清洁度、照明度、地区、使用条件等分层
(8)按缺陷分层
可按缺陷内容、缺陷部位等分层;4、分层法的应用步骤
(1)收集数据
(2)将采集到的数据按不同目的的选择分层标示
(3)分层
(4)按所分层次归类
(5)画出分层归类表
注:分层法常与其它方法结合应用;5、分层法的应用实例
某发动机厂装配车间,在进行新产品小批试生产时,出现气缸体与气缸盖间的经常漏油。经过对50套产品进行调查后发现漏油率达38%,并发现两种情况:
(1)三个操作者在涂粘合剂时,操作方法不同。
(2)生产气缸垫的厂家不同。;方法二、按生产厂家分层;方法三、两种因素交叉分层;6、分层法的注意事项
分层法是一种分析和思考的方法,对收集到的综合性数据,要从各个角度对其进行分层分析,这样可以暴露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可对症下药,把问题解决。
分层分析,不仅分析一层,应一层一层地展开分析下去,就像俗话所说的“层层剥皮,直到露出本质”。
分层法可与其他统计方法结合起来用,如分层排列图、分层直方图、分层控制图等。;三、排列图; 排列图由一个横坐标、两个纵坐标、几个按高低顺序排列的矩形和一条累计百分比折线组成。矩形用于表示每个项目相应的作用,按发生频数的高低排列,累计频数线用于表示各项目的累计作用。;排列图的作用;排列图的应用程序;6、在每个项目或因素上画矩形,其高度根据项目或因素的频数,按左纵坐标的标度确定,并在矩形上注明频数。
7、根据右纵坐标的标度在第一个项目或因素的矩形顶端中心或右上角出第一个点。然后逐项标出其它项目或因素的累计频率的坐标点。将这些点连结画出累计频数百分比曲线,此曲线又叫帕累托曲线,用来表示各项目的累计作用。
8、利用排列图确定对质量改进最为重要的项目。
主要因素——累计频率在0~80%左右的若干因素,它们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原因,又称为A类因素。其个数为1~2个,最多3个,要重点解决。
有影响因素——累计频率在80~95%左右的若干因素,它们对产品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又称为B类因素。
次要因素——累计频率在95~100%左右的若干因素,它们对产品质量仅有轻微影响,又称为C类因素。;【实例】;根据排列图的应用程序对上述原始资料进行加工整理 ;绘制排列图;从排列图中可以看出:
成品布匹“杂物”和“竹节”这两项质量缺陷占全体质量缺陷的76.3%,为主要因素,应作为质量改进的主要对象;“错纬”、“纬缩”和“松经”为有影响因素;“跳花”和“其它”为次要因素。
排列图把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的少数与次要的多数直观地表现出来,使我们明确应从哪里着手来提高产品质量。实践证明,集中精力将主要因素的影响减半比消灭次要因素收效显著,而且容易得多。所以应选取排列图前1~2项主要因素作为质量改进的目标。如果前1~2项难度较大,而第3项容易可行,马上可见效果,也可先对第3项进行改进。;分组练习1;分组练习2;1、排列图中的总频数N不能太少,以超过50为好。
2、QC小组活动中采取近期的数据作图分析,对于收集到的数据首先要分层处理。同一层次的问题在同一图中排列,不要把不同层次的问题混在一起作图,可作分层排列图。
3、排列项目不宜太多,一般5~7项项即可。
4、其它项一定放在最后(右边),其频率不大于10%。
5、当小组为自定目标值时,应先确定要解决几个问题,再计算这些问题解决后可达到的目标水平,在这个基础上确定出合理的目标值。;6、当小组为指令性目标值时,应计算达到指令目标值时至少需要解决几个问题,以这些问题作为小组主攻方向,从而保证目标值的完成。
7、排列图是根据80/20原则来确定“关键的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浙江省镇海中学自主招生数学试卷及答案 .pdf VIP
- 自治区取暖费补贴文件2010.pdf VIP
- 500kV变电站运维精益化管理探究(电力系统及自动化论文资料).doc VIP
-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单元测试)-2025-2026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docx VIP
- (入党志愿书空白表格.doc VIP
-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单元测试)-2025-2026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docx VIP
- 企业级数据湖建设项目解决方案.pptx VIP
- 2025年新能源微电网稳定性分析与智能电网技术发展动态报告.docx
- DLT616-2006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与支吊架维护调整导则.pdf VIP
- 春秋酒店改造装修项目投标文件技术部分.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