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温州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
1 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的整体架构
1.1 背景与环境
新城市中心区位于带状发展的市区中部,西北临老城区,西南紧靠火车站,东连经济技术开发区,面积5.2平方公里。
1.2 设计目标
1.2.1 建构多元功能复合的城市中心区
温州城市中心区作为全市公共生活活动的集聚中心,在考虑具备行政办公、文化娱乐、金融商贸、商务会展及市民公共活动五大中心功能的同时,还介入居住与旅游,形成多元功能复合与互动。
1.3 规划结构
城市设计为中心区建立了“一心、二轴、三街、四点、四片”的规划结构。(彩图2)
“一心”指以市政府大厦为主体的行政办公建筑群形成的行政中心和由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美术馆和剧院等文化建筑组成的文化中心围绕世纪广场形成的市民公共活动中心。他是中心区规划结构的核心。
“二轴”是中心区相交与世纪广场的东西、南北两条轴线,是支撑中心区结构最重要的骨架。南北轴南起休闲绿园,穿过世纪广场北至绣山公园,与城市宏观环境中的南部三洋水网区及北部的杨府山、瓯江相呼应,形成以山水、绿化、广场开放空间为载体的城市生态绿化景观轴。东西轴则是一条城市的建筑景观轴。城市设计根据地形条件,特意设计了一条线形流畅、优美的东西向“弓”形景观轴——市府大道。并以此为载体,两侧布置重要的建筑广场群,成为步移景异,显示丰富多彩的街道建筑景观的轴线。两条轴线使自然、生态、山水、绿化与现代人工、技术、建筑、工程景观对比交织。
“三街”是指中心区内东、西、南分别设置的三条商业街。
“四点”包括商业金融中心、商务会展中心、绣山公园和休闲绿园。商业金融中心布置在东西轴的西端,集中布置全市性大型商业服务设施以及金融业,由于它近水的地形条件,将建设有水乡特色的商业购物环境和城市形象提供可能;商务会展中心在东西瘦的东部,以国际会展中心建筑及广场为主题,结合周围的商务办公建筑形成中心区另一重要节点;绣山公园及休闲绿园是分布在南北轴两端的绿化节点,其中休闲绿园以大片绿地、水面、广场及高雅的休闲娱乐街构成高品位的开放型绿色休闲区。
“四片”设施完善的居住区分布在中心区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使中心区的规划结构更有机完善,生活气息更加浓郁。
1.4 城市设计框架
世纪广场是中心区最最要的城市节点,由办公、文化建筑围合广场、河流、桥梁、绿地形成的公共开放空间环境。
中心区的三栋地标建筑以其重要的位置以及制高点控制着中心区建筑群全局,它们既是世纪广场的视觉焦点和市府大厦的对景,又是俯瞰中心区全景的最佳视点。
市府大道作为中心区城市重要的意象轴线,横贯中心区,串联商业中心、水心殿、世纪广场、会展中心以及东部桥头广场五个形态各异丰富多彩的城市节点,通过商贸、文化、会展三个不同的建筑景观风貌区。
纵贯中心的南北生态绿化轴是另一条城市意象轴。
最能体现温州水乡城市个性的构思是滨水景观绿环的设置。
漳州市新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
规划立意与构思
从整个城市的角度出发,完善用地内的生态环境建设,与城市已有的生态格局形成“三纵两横”的生态网络。
以行政中心为原点,两条城市轴:城市中心文化轴与城市中心商业轴形成新城市中心区的骨架,这样的布局打破了行政中心与商业中心布局互相孤立的传统方式,从而将城市商业轴的人气引入到行政中心,使行政中心充满生机,形成资源良性互动,充分发掘了用地价值,并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居住区以嵌入的方式位于城市公共区域周边,方便城市居民到达公共区域。将环境景观设计与城市空间设计融为一体,突出闽南山水城市特色。
新中心区以行政中心的建设为契机,形成以行政中心区为原点,向外扩散的开发建设轴。通过滚动式的开发建设使建设沿着十字轴线方向向外推进,使建成区总是处在一种相对完善的空间格局中。
规划布局
2.1 总体布局
新的城市中心区以行政中心区为核心,形成一个十字花瓣的空间轴线,新城区的主要公共功能——城市文化和城市商业位于这个十字轴线上,构筑清晰简洁的城市空间格局。
在原有水系的基础上局部疏通水体,完善水网结构,形成环状的自然水系与十字型的人工水系相结合的水网结构。
公共区域采用“建筑群+外环绿带”的组织方式,体现公共区域的外向与开放;住宅区采用“建筑群+中央庭院”的模式,创造居住区内敛与宁静的空间环境。
2.2 空间构成与功能布局
开放的空间体系
行政中心区
城市中心文化轴
文教卫生区
会展区
滨江生态公园
城市中心商业轴
居住区
道路交通组织
规划范围内形成以水仙大街\新蒲东路\五号路\东二号路为主要骨架的道路系统,结合
周边的迎宾路、东环城路,构成区域内的交通要道。
规划设计方案中最为引人瞩目的是城市公共区域中的十字步行系统。
4.3 城市尺度与高度控制
以多层和低层建筑为主的城市空间有机结合生态环境的建设,核心区的公共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