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推进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必然发生的经济现象,是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迈进时必须面对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是解决人地关系高度紧张和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两大矛盾、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工作。2003年10月14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改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环境。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六大提出基本实现工业化是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这意味着全国农业劳动力人数要从2006年的42.6%下降到30%以下。根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2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3474万人,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3.4%,从总量上看,全国农村约有1.2亿剩余劳动力,而且每年还要新增劳动力600多万。要将其顺利地转移到非农产业,可谓任重道远。而从事农业人口中贫困地区人口3597万人,占农村人口5.04%,这些农村贫困人口其中一部分生活在民族地区。随着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和集约化程度提高,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需要实现有效的转移。针对这一战略转移,本文通过对湘西自治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探究民族贫困地区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实现富裕农民、繁荣农村经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界定及模式选择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界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在意义上是事关农村经济发展的大事,在行为上是经济结构下的劳动力资源再配置要事,在行政上是各级政府务必采取措施引导和服务的急事。   农业劳动力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农业劳动力指从事农作物种植的劳动力;广义的农业劳动力指是指从事农作物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渔业的劳动力。农村劳动力是指农村具有劳动能力的所有劳动者的总和,它所对应的经济范畴是城镇劳动力,数量范畴既包括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也包括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   农业劳动力不同于农村劳动力:首先农业劳动力是按照劳动力所从事职业的性质划分的,与此相对应的经济学范畴是非农业劳动力;而农村劳动力是按照劳动力所从事职业的地域划分的,对应的经济学范畴是城镇劳动力。其次,两者在数量上是不同的,农业劳动力是指在农村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而农村劳动力既包括在农村从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所有的劳动力,而且包括一部分在城镇从事有收入职业的农村劳动力。   农村剩余劳动力,一般说来,是指有劳动意愿并有劳动能力的农村劳动者未能与生产资料在数量或质量上实际充分有效地结合而处于部分闲置状态的农村人口,由于这一群体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工作,所以称为剩余劳动力。但实际上,不仅是没地种的农民叫剩余劳动力,还应看劳动力追加到土地上的边际生产率的高低。一个人耕种1亩土地收300公斤粮食,人均年生产率为300公斤,2个人耕种1亩地收400公斤粮食,人均年生产率为200公斤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分离出来,向非农业劳动力转化的劳动力资源再配置、实现劳动力充分就业的过程。   (二)发达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及经验   目前,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在社会总劳动力中的比重很小,一般在10%以下,有的国家该比重不到3%。而在工业化的初期,这些国家农业劳动力在社会总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虽然较高,但并未像现在发展中国家那样存在大规模的剩余劳动力。从整体上看,这些国家非农化与城镇化的进程是同步的。但这些国家受本国经济、历史、文化、制度、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具体模式各具特色。   1、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及经验。(1)英国圈地式的强制性转移模式。英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始于15世纪末,止于19世纪中叶。从转移模式看,英国选择的是圈地运动式的强制性转移模式。英国的农村劳动力在圈地运动的暴力方式下被迫转向非农产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是建立在农业高速发展的基础上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英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英国在人口城镇化过程中所需要的粮食和作为原料的农产品主要来自国外。18世纪60年代,英国生产的粮食可以满足城市人口日益增长的需要,而且还可以出口。然而,随着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城镇化的推进,英国消费的粮食、肉类和农业原料越来越依靠从外国进口。   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经历了资本积累初期的困苦后,其转移逐步步入正轨。特别是在20世纪初期以后,农村剩余劳动力持续、缓慢地向工业、第三产业转移。(2)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经验。第一、圈地运动是农村劳动力发生转移的重要因素。农

文档评论(0)

seunk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