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干预措施防控ICU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效果评价-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论文.docxVIP

集束化干预措施防控ICU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效果评价-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集束化干预措施防控ICU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效果评价 浙江大学医学院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MPH研究生 胡素佩 导 师 朱益民教授 中文摘要 1.研究背景 重症监护病房(ICU)作为收治医院危重症病人的科室,医院感染情况通常较 严重,感染率可达28.7%。ICU环境中存在的大量的多重耐药菌,是ICU医院感 染的重要来源。美国有医院调查发现在所有机械通气的患者中,存在31%鲍曼不 动杆菌定植或感染,其中27%为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由多重耐药菌引起的 感染呈现复杂性、难治性等特点,故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多重耐药菌感染进行预防 将事半功倍。而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途径较多,较为复杂,仅采用一种或几种 办法进行干预,收效甚微。本研究尝试结合ICU多重耐药菌传播和感染特点,建 立切实可行的集束化干预措施:①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和准确性;②加强环境清洁 和消毒;③规范侵袭性诊疗操作;④做好多重耐药菌接触隔离;⑤合理使用抗菌 药物;⑥完善多重耐药菌管理制度和组织。通过集束化干预措施全环节防控ICU 的多重耐药菌传播和感染,评价其在防控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效 果,以期达到降低ICU医院感染的目的。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2015年所有入住某医院的ICU病人作为干预组,建立并实施多重耐药菌集 束化干预措施。对照组为2013年期间所有入住某医院的ICU病人,不实施集束化 II 万方数据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干预措施,仅进行常规病房管理。 2.2研究方法 采用历史对照的实验性研究方法。干预时间为1年。 2.3干预措施 建立并采用多重耐药菌集束化干预措施,包括:完善多重耐药菌管理制度和 组织、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和准确性、加强环境清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侵 袭性诊疗操作、做好多重耐药菌接触隔离。 2.4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 数据收集内容包括:病人基本信息、集束化干预措施落实情况、ICU医院感 染情况和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情况。 定量数据用平均值与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比较。干预前后计数资料的比较 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用spssl9.0进行统计。P0.05为有统计 学意义。 3.结果 3.1病人基本情况 共监测病人1 537例,其中男性937例,女性600例,平均年龄66.3±16.6岁。 两组在性别、年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II评分)、平均住ICU天 数及基础疾病方面无明显差别。 3.2集束化干预措施落实情况 环境卫生学监测方面,对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和使用中消毒液采样 检测,物体表面合格率干预组(99.01%)显著高于对照组(93.79%),P0.05。 抗菌药物经过管理后,采用对ICU出院病人进行病历调查的方法,发现干预 组的抗菌药物总使用率(90.98%)低于对照组(93.88%),送检率由71.2%上升为 81.47%,总体阳性率由76.72%上升为97.39%,P0.05。 经过每月的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率的督查,手卫生总体依从性由64.17%上升 为80.56%,准确率由79.22%上升为85.52%,P0.05。 多重耐药菌接触隔离措施落实情况相较于对照组,干预组在每项接触隔离措 IlI 万方数据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施的实施上都有着显著性的提升,每项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3.3干预后,医院感染情况的变化 总医院感染率由15.56%下降为8.07%,P0.05。两组感染部位构成相同,主 要为下呼吸道感染、其次是泌尿道感染、血流感染。对两组呼吸机、血管导管、 导尿管这三大类器械的使用率和感染率的对比发现,干预组的器械使用率均较对 照组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器械相关感染率均较对照组低,特别是导尿管相关 尿路感染率由4.88%0下降为2.22%0,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医院感染主要多重耐药菌均为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 药的铜绿假单胞菌、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产ESBL酶的肺炎克雷伯菌 和大肠埃希菌。病原体检出率和耐药菌检出率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多重耐药菌 总医院感染率由77.78%下降为57.35%,P0.05。多重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铜绿 假单胞菌的医院感染率分别由28.7%下降为1 1.76%、22.22%下降为4.41%,多重 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由9.26%,上升为27.94%,P0.05。 ICU病人转归情况:干预组ICU病人的住院天数小于对照组,从对照组的57.30 ±64.66下降为31.99±2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果也存在差别(P0.05), 干预组治愈、好转率有所提高,分别由2.88%和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