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4.3.3.2舱内装饰材料选用 舱内装饰隔层板、地板、柜具的构架及面板油漆材料,必须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 舱内床、椅的包覆面料应经阻燃处理。 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分为:A级、B1级、B2级和B3级四个级别。 不燃或难燃材料,属于燃烧性能等级为A级或B1级材料。 装饰面料的燃烧性能等级为B1级,即:经阻燃处理的各类难燃织物。 14.3.3.3舱内水消防 按GB/T12130-2005《医用空气加压氧舱》的标准规定: 多人氧舱应设有独立的水消防装置,喷水强度应不小于50L/(m2.min); 水灭火装置的供水能力应能满足同时向各舱室供水至少1min的水量; 喷水动作的响应时间不大于3s。 14.3.3.4设施及装饰材料监检内容 1、检查氧舱的主要设施。 2、测试对讲装置、应急声、光报警装置。 3、确认照明型式及空调电机和控制装置。 4、装饰材料。 5、抽查舱内装饰板的材料。 6、装饰面料。 14.3.4 氧舱供、排气系统 多人空气加压舱的舱内压力,是由氧舱的供气系统来保证的。 采用无油润滑空压机,配二组储气罐,带有过渡舱的大型氧舱的供、排气管路系统图见图14-13。 图14-13供、排气管路系统图 14.3.4.1供、排气系统的组成 氧舱的供、排气系统主要包括:空气压缩机、气液分离器、储气罐、消音器、管路以及系统中的安全阀、压力表和进、出气阀门及控制板等。 14.3.4.1供、排气系统的组成 1、储气罐 ⑴多人氧舱应配置两组储气罐,每组储气罐均应满足所有舱室以最高工作压力加压一次和过渡舱再加压一次的容量要求。 ⑵单人氧舱可配置一组储气罐,其容量应满足舱室以最高工作压力加压四次的容量要求。 ⑶储气罐的内壁涂料应采用无毒型涂料。 ⑷配置气液分离器及空气过滤器。 14.3.4.1供、排气系统的组成 2、管路 ⑴空气过滤器出口至氧舱舱内的供气管路及其管路连接件应采用紫铜或不锈钢材料,阀件应选用铜制或不锈钢材质。 ⑵供气系统管路的材质应采用无缝钢管。 ⑶管路垫片应采用非石棉类材料。 ⑷供气管路上的弯头,不得采用直角对接焊形式。 14.3.4.1供、排气系统的组成 3、舱室气密试验 在舱室压力为0.03MPa时,泄漏率应≤15%/h。 舱室最高工作压力时,泄漏率≤5%/h的要求。 14.3.4.2制造监检的重点内容 ①舱内供、排气管路、密封垫的材质; ②否配置了消声器; ③确认空气储气罐的容积、内壁涂料; ④对配套压力容器的监检内容(按《容规》的有关要求)。 14.3.4.3安装监检的重点内容 ①检查确认舱外供、排气系统的材料及吹扫和清理记录; ②管路的焊接或连接件质量; ③管路的密封性能; ④是否配置了气液分离器及空气过滤器; ⑤对配套压力容器的安装质量进行检查检查。 14.3.5 供、排氧系统 无论是氧气加压舱,还是空气加压舱,供、排氧系统在医用氧舱中,都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供、排氧系统,实际上是由供氧子系统、排氧子系统和控制与监测子系统三部分构成。小型氧舱的供、排氧管路系统图见图14-14。 图14-14供、排氧管路系统图 14.3.5.1供、排氧系统组成 医用氧舱的供、排氧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氧气源、氧源汇流排、氧气减压器; 控制阀、氧气流量计、供氧调节器; 氧气压力表、测氧仪; 吸氧面罩、排氧装置、氧气管路等。 14.3.5.2对医用氧舱的氧气源要求 医用氧舱的氧气源,主要由瓶装氧气、氧气储罐或球罐以及液氧储槽等设备提供。 按GB8982《医用氧气》标准规定:医用氧气的氧含量为99.5% 。 医用氧气的物理、化学指标: 氧含量%(V/V)≥99.5; 水分含量 ≤0.07; 二氧化碳含量%(V/V)≤0.01; 一氧化碳、气态酸和碱以及臭氧及其他气态氧化合物含量的检验,按GB8986的有关章节规定执行。 14.3.5.3氧源汇流排 当使用瓶装氧气做氧源时,为保证供氧连续稳定,就必须将数瓶氧气并连在一起,通过氧气汇流排装置,向外输送。见图14-15所示。 氧气瓶与汇流排管的连接方式分为高压连接和低压连接两种,见图14-16所示。 图14-15氧气汇流排 图14-16汇流排的连接方式 14.3.5.4对供、排氧系统的要求 ⑴检查舱内采样口位置(高度)是否设在舱室中部,并伸出装饰板外。 ⑵氧舱的排废氧管路必须接至室外,且排废氧管口应高出地面3m以上。 ⑶配置监测舱内氧浓度的测氧仪和氧浓度超标报警装置。 舱内氧浓度值应不大于23%。 14.3.5.5制造监检的重点内容 ⑴供、排氧管路应采用紫铜或不锈钢材质,阀件应采用铜质或不锈钢材质。 ⑵管路密封垫应采用铜质或聚四氟乙烯材料。 ⑶供氧系统的高压控制阀门应为渐开式。 ⑷舱内排废氧管口的开闭。 ⑸检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PPT坚持两个结合把握六个必须坚持PPT课件(带内容).pptx VIP
- 第五章幼儿园主题活动的环境创设.pptx VIP
- 中达a600变频器说明书.pdf VIP
- 校园欺凌与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发展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老板电器应收账款及优化探究.docx VIP
- 一种柔性翻身多功能护理轮椅床.pdf VIP
- 小学英语与初中英语教学的衔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阶跃阻抗低通滤波器的电路模型构建及其参数探析12000字】.docx VIP
- 2025中国银河证券校园招聘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参加活动的意义班会.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