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科第二轮复习纲要 ;;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史;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中国古代史 总体特征;2.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情况和主要特点
(1)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状况。
中国古代农业由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发展到后来的铁犁牛耕,并长期精耕细作,因此获得长足发展,小农经济长期成为我国经济的基本模式。
(2)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状况。
中国古代手工业包括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发展水平高,并长期领先于世界,明清时期民营手工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3)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状况。
商业自产生以来总体趋势是不断发展,
市场不断繁荣,出现了大量的商业城市,
但多数封建政府实行抑商政策,阻碍了商业的发展
(4)中国古代重要的经济政策。
中国古代长期实行封建土地所有制、
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3.中国??统文化主流思想
——儒家思想的兴起、发展和演变
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思想;
战国时期孟子、荀子继承发展,成为显学,
与其他学派形成了“百家争鸣”。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得以确立。;4、中国古代科技长期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文学艺术辉煌灿烂,成就突出。
科技:四大发明、数学、天文历法、农学和医学
文学:《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书法:汉字的演变、书法的发展(楷、草、行)
绘画:人物画、山水画、风俗画和文人画
戏曲:元代杂剧,明代昆曲和清代京剧;专题一 先秦时期;必修二P4、P9;二、夏商西周时期
1.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夏朝-王位世袭制,天下为公变天下为家。
商朝-内外服制度;政治带有神权色彩
西周-建立了以血缘为纽带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分封制等
; 2.夏商西周的经济
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形成了农耕经济的雏形
(1)农业:
出现青铜农具,但较少使用。土地制度:井田制。
(2)手工业:
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技艺高。商代出现原始瓷器。早期的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经营管理。
(3)商业:
商朝出现职业商人,以贝为币,实行工商食官政策;三、春秋战国时期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
1.社会政治的变化:
(1)王室衰微,争霸与兼并战争,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出现“春秋五霸”、“战国七雄”;
通过一系列变法,(商鞅等)分封制逐渐被郡县制、世卿世禄制被军功爵制等所取代,中央集权开始形成,封建官僚制度终于在各诸侯国建立起来。
(2)秦灭六国(公元前221年),建立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齐国管仲改革;
前594,鲁国“初税亩”(实质是承认了土地的私有)
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
秦国商鞅变法:
(1)内容:①废井田开阡陌;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③统一度量衡;④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 ;⑤严格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⑥推行县制; ⑦“燔诗书而明法令”;⑧ 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2)作用:废除了旧制度,建立了新制度,
发展了经济,壮大了国力,为统一奠基。;2.社会经济:
(1)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
包括封建国家所有制、
地主土地所有制(主体)、
农民土地所有制等几种形式。;探究: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产生了哪些影响?
(1)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促使一家一户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使小农经济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模式,推动了我国农业精耕细作生产技术的发展。
(2)在封建土地私有制前提下,地主凭借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造成封建社会的流民问题和社会贫富分化。;(2)小农经济形成:
探究:如何认识小农经济模式的特点、地位及其影响?
①小农经济的特点:
A、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
B、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
C、生产主要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D、规模小、水平低、分散性和抵御天灾人祸的脆弱性。; ②小农经济的地位:
小农经济是封建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在中国古代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③小农经济的影响:
积极影响:自给自足,生产积极性高,推动中国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消极影响: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封闭性、保守性等特点,导致人们具有“安土重迁”思想,阻碍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它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封建制度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3)农业生产的发展
①土地制度:
井田制破坏和土地私有制形成:私田的出现
鲁国初税亩、秦国商鞅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