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药学概论中篇 中药学基本知识第十一章?常用中药(温里药、理气药、消食药、驱虫药) 温里药 含义: 温,温暖脏腑,祛散里寒;里,里寒证。以温里祛寒,治疗里寒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之温里药(又叫祛寒药)。 脾胃受寒 里寒证 外寒内侵 肺寒痰饮 肝经受寒 脾胃虚寒 肾阳虚 阳虚则寒 心肾阳虚 亡阳证:四肢厥冷, 脉微欲绝 二、药 性 1.性 味:辛、温热 2.归 经:主入脾胃经, 次入心肾经。 3.升降浮沉:主沉降 4.毒性:部分药物有毒 三、功 用 温里祛寒:治里寒证 1.温中散寒(脾胃)-脾胃虚寒证 (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舌淡苔白) 2.温肾助阳(肾)-肾阳虚证(畏寒肢冷、小便不利、肢体浮肿;阳痿宫冷,腰膝冷痛、夜尿频多。) 3.温肺散寒(肺)-肺虚寒(痰鸣咳喘、痰白清稀、舌淡苔白。) 4.温肝散寒(肝)-肝经受寒(少腹冷痛,寒疝腹痛或厥阴头痛。) 5.温助心阳(心)-心肾阳虚(心悸怔忡,肢体浮肿小便不利) 6.回阳救逆-亡阳证(四肢厥冷、汗出神疲、脉微欲绝。) 四、配伍 1.表里俱寒者,配发散风寒药; 2.寒凝气滞血瘀者,配行气活血药; 3.寒湿内阻者,配健脾燥湿、化湿药; 4.脾肾阳虚者,配温补脾肾药; 5.气虚欲脱者,配大补元气药。 五、使用注意 1.药性温热,易助火伤阴,实热证,阴虚火旺、津血亏虚者忌用或慎用; 2.真热假寒,不可误投; 3.气候炎热或温热地区宜慎用或用量宜小。 本类药物所含的生物碱及挥发油是其主要的有效部位。寒证的临床表现多与西医学中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慢性疾病及休克的症候群相似。慢性疾病多与器官功能的衰退及免疫功能的低下有关。 温里药一般具有不同程度的镇静、镇痛、健胃、驱风、抗血栓形成、抗溃疡、抗腹泻、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抗缺氧、扩张血管等作用,部分药物还有强心、抗休克、抗惊厥、调节胃肠运动、促进胆汁分泌等作用。本类药物主要用治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慢性支气管炎、疝气、休克等。 附 子 川乌、草乌、附子 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 母根(主根) --川乌 侧根 --泥附子 泥附子 用盐水反复浸泡 --盐附子 泥附子 用盐水反复浸泡 后 用(黄糖及菜油)染成浓茶色 --黑顺片 泥附子 用盐水反复浸泡 后煮至透心 --白附片 北乌头A. kusnezoffii Reichb.的块根 -- 草乌 功用:(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 1.回阳救逆:为回阳救逆第一药。 治亡阳证。 (1)亡阳证,配干姜、甘草,如四逆汤; (2)气脱亡阳证:配人参,如参附汤。 2.补火助阳:用于各种阳虚证。 (1)肾阳虚衰阳痿、不孕不育(桂附八味丸) (2)脾阳不振:便溏日久、大便冷秘(附子理中汤) (3)脾肾阳虚:尿少水肿 (真武汤) 小便频多 (肾气丸) (4)阳虚外感:麻黄附子细辛汤、桂枝加附子汤 (5)脾阳不足之阴黄证,茵陈、干姜,茵陈四逆汤。 3.散寒止痛 (1)寒湿痹痛:乌附麻辛桂姜汤 (2)胸痹心痛:薏苡附子散; (3)脏腑冷痛、虚寒腹痛:配党参、白术等 (4)寒凝气滞之痛经:配川芎、小茴香等。 用法用量 1.用量:3-15g,中毒量:15-60克 2.用法:(1)先煎30-60分钟,至入口无麻味为度;(2)内服一般用制附子;(3)用量由小到大;(4)气候炎热应少服。 使用注意: 1.阴虚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