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家教故事七篇.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家风家教故事七篇 篇一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离不开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每个家庭都有着各自不同的 家风,只要能从中体悟到积极、健康的正能量,就是好家风。 好家风是无声的教诲,让人铭记在心,代代受益。我们家祖 上并没有传下多少格言家训,但在父亲母亲的生活、言语、 行动等诸多细节中,或许能捕捉我们家家风家教的踪影。 我出生在粤东北一个偏僻小山村的普通家庭。在我小的 时候,由于兄弟姐妹众多,家中只有父亲母亲两个劳动力, 责任田又少,每年三荒四月天,家里便无米下锅。记得我七、 八岁那年,我连续几天没吃上饱饭,都是薯干芋头充饥。一 天父亲好不容易从外面借了一担稻米回来,气喘吁吁挑到家 门口,刚从地里干活回来的母亲看到就对父亲说,“赶紧给 你大姐(注:我的一位堂姑,寡居多年,十几年前去世)送 两斗米过去,她好几天没吃上白米饭了。”父亲说,“行,我 歇会就送去。”母亲说,“你现在就送过去,她还来得及做晚 饭,吃顿饱。”父亲二话没说,就把稻米往十里外的堂姑家 送去。这个场景给我很深的印象,直到现在还总是想起。父 亲母亲的言传身教,不仅影响了我们兄弟姐妹,还传给了我 们的下一代。 我们家经历了不少的曲折和坎坷。父亲出生在1941 年, 未满月祖父就当国民党兵上了抗战前线,走后便一直没有回 来,直至上个世纪 80 年代末两岸恢复来往交流,一同当兵 出去后旅居台湾的堂伯父写信回来,我们才知道祖父当年已 牺牲在长沙会战战场。在父亲 12 岁的时候,祖母又因病去 世。母亲出生在1944 年,因外公外婆生下女儿多无法养活, 给人抱养做了童养媳。可以说,父亲母亲尝遍了人间冷暖、 世态炎凉。苦难岁月,艰辛生活,磨炼出父亲母亲的坚强坚 韧,还有豁达真诚。据父亲讲,当年贫穷的生活不可想像, 在他 17 岁参军入伍前没有穿过鞋、没有穿过袜子,衣服上 打的补丁已经完全掩盖了衣服的颜色。从军6 年,父亲本来 有机会到城镇复员安置,当时在家的堂伯父写信给他说,“树 高万丈,叶落归根。复员你要回来,家中兄弟少,以免总是 受人欺负。”就这样父亲走了一圈,又回到了老家。多年从 军经历,养成了父亲耿直、嫉恶如仇、爱打抱不平的性格, 从小就教育我们要堂堂正正做人,不能违背良心做事。 母亲并不识字。她最期待的,是儿女能读书成才,走出 山门。她怕我们不争气,长大没有出息;又怕我们有出息后 跟村里人一样欺负别人。她总说,人有三衰六旺,有不如我 们的人,要多让一让,不要自己比别人强,就欺负人。要多 做善事,对穷苦的亲人、邻居,要尽力帮助他们,要体恤他 们的困难。小时候去外公家要走过一座石桥,每次经过,母 亲总跟我讲蔡状元为还母愿在海上造桥方便当地民众的故 事,言语间充满了期待。母亲教育我们要以孝侍亲,要理解 父母尊长的不易。小时候外公来我们家作客,虽然因家里孩 子多生活拮据,但每次母亲总会借上些钱,买鱼买肉款待外 公,临走时还要塞上三元、五元钱给老人归家。外公临终前, 对自己未能亲自抚育母亲、未能送母亲上学内疚难过,母亲 安慰他说,“我所处的时代潮流如此,我不怪爷娘”,外公才 释然。母亲还因过门后未能给祖父祖母养老送终一事耿耿于 怀,经常在我面前提起,为此事感到遗憾。 父亲母亲教会我如何安身立命。父亲常说,并不是每个 人都能一飞冲天、青史留名,更多的人是默默无闻、平淡一 生。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你大学毕业便到省委机关工作, 要洁身自爱;父亲不求你光宗耀祖,做官、发财无止境,你 不要刻意追求;你若贪图享受走邪路,真到那一步,家里也 没人帮得了你。父亲经常告诫兄姐要自食其力,不要影响我 的工作,不要让我违背原则为他们办事。母亲经常告诫我, 要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做人做事要留有余地,不要有风 就尽风驶。她还常说,旧时当官坐轿子,人人羡慕,但凡有 当官坐轿的,就要有抬轿的,还要有鸣锣开道的。你不要刻 意追求坐轿,坐不了轿,就抬好轿、敲好锣。 父亲母亲对党怀着朴素的感情。父亲 17 岁参军入伍, 前后在部队 6 年,在部队度过了他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 是部队这个大融炉真正让他脱胎换骨,教会他识字、做人, 明白事理,对此他念念不忘。我参加工作后,他从未问过我 从事什么工作,担任什么职务,说的最多的,是要我“听党 话”、“跟党走”,要做读书人,不要有江湖气。有时候县、 镇有领导到我家看望,说“你养了一个好儿子啊!”父亲都 说,“这是党的培养。”母亲十岁前后患上白喉病,这在当时 是不治之症,家

文档评论(0)

138****497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