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泥厌氧环境和光照对菹草萌发和幼苗生理的影响.PDF

底泥厌氧环境和光照对菹草萌发和幼苗生理的影响.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8卷第5期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VoI.18NO.5 2009年5月 ResourcesandEnvironmentintheYangtzeBasin M ay 2009 文章编号 :1004—8227(2009)050482—07 底泥厌氧环境和光照对菹草 萌发和幼苗生理的影响 吴 娟 ,成水平 ,吴振斌 (1.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72;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 摘 要 :通过向底泥 中投加不同量的蔗糖使其发生厌氧反应 以模拟不 同程度的底泥厌氧环境 ,研究这种环境和光 照强度对菹草石芽萌发和幼苗生理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 明,底泥厌氧环境能显著降低菹草石芽的最终萌发 率 ,且低光照会加剧这种趋势;尽管低光照不一定会提高最终的萌发率 ,但对提早石芽的萌发是有利 的。在 0.1 蔗糖投加处理 中,幼苗 的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 (平均为 2.5O和 19.28mg/gFW),其后随投加量 的升高而 降低 ,而游离氨基酸 的含量却一直呈上升趋势,最高时达到 0.24mg/gFw ,但低光照却使它下降;可溶性糖含量 基本不受底泥厌氧水平的影响,但随着光照减少而降低 随着厌氧水平的增加 (从对照到0.5%蔗糖投加量),菹草 的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呈现上升趋势 ,但在 1.0 蔗糖投加处理中活性降至最低 ;而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一 直处于下降趋势 。研究结论是:底泥厌氧对菹草石芽萌发影响显著,这种影响可能比低光照的限制作用还要重要 。 轻度 的厌氧环境反而能促进菹草幼苗的生理代谢 ,但随厌氧水平 的升高对碳氮平衡和其它生理活动产生不利影 响。此外,底泥厌氧环境对菹草幼苗的抗氧化系统也有 明显刺激作用。 关键词 :底泥厌氧环境 ;光照;菹草 ;石芽萌发 ;生理 文献标识码 :A 在湖泊、河流的生态修复和重建工程中,沉水植 国内研究底泥厌氧对沉水植物影响的很少,国外的 物的恢复是水体从藻型水体 向草型水体转变 的关 实验室研究是采用向底泥投加一定量有机物来模拟 键 ],但是富营养化湖泊中常见的高营养、低光照 厌氧环境,其特点是投加后会引起一系列物理 、化学 等不利条件往往成为植被恢复的限制因子 。目前国 和生物特性的变化 ,对沉水植物 的影响也将是综合 内外很多研究者致力于沉水植被恢复的研究 ,热点 性的,比较接近于野外实验条件 。如 Terrados等 集中在水体理化性质、光照、水位波动、底质类型、动 (1999年)向海洋底泥中投加蔗糖 以模拟还原环境, 物牧食等因子对水生植物生长生理的影响[3],一 研究底质还原条件对大叶藻 (Zosteramarina)生长 般认为低光照是引起沉水植物大面积衰亡和难于恢 密度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底质的厌氧环境 限 复的主要原 因E6.71。除此之外 ,随着湖泊有机污染 制了大叶藻的生长,甚至使其腐烂死亡_8;Holmer 负荷的增加,底泥中有机质积累也达到 了十分惊人 等 (2005年)发现向底泥 中添加焦糖使大叶藻组织 的水平,这些有机物的分解会迅速耗竭间隙水 中的 中积累大量硫元素,这与底泥 中硫酸盐被还原并被 溶解氧 ,使底泥氧化还原电位下降而呈厌氧状态,同 植物大量吸收有关口 ;而 Goodman等 (1995年)则 时有机质厌氧分解产生的有机酸、硫化物 、氨氮等积 是直接把硫化物投加到底泥中以研究底泥硫化物和 累对沉水植物根系生长极为不利 ;而且 因pH和 光照对大叶藻光合作用的影响L】。 Eh下降而产生的一系列理化性质的变化,使得底泥 菹草 (PotamogetoncrispusI。)为眼子菜科多 中重金属和营养盐大量释放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