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25 卷第 12 期 环 境 科 学 学 报 Vol . 25 ,No . 12
2005 年 12 月 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 Dec . , 2005
( ) ( )
廖国建 , 陈洪斌 , 何 颖 ,等. 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铬 Ⅵ 对粟酒裂殖酵母的分子毒性影响 [J ] . 环境科学学报 ,2005 ,25 12 :1693 - 1697
( )
LIAO Guoj ian , CHEN Hongbing , HU Changhua , et al . Application of Proteomic Technologies for the Molecular Toxic Effect of Chromium Ⅵ on
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 [J ] . 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 ,2005 ,25 ( 12) :1693 - 1697
( )
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铬 Ⅵ 对粟酒裂殖酵母的
分子毒性影响
1 2 1 1 3 1 ,
廖国建 , 陈洪斌 , 胡昌华 , 何 颖 ,黄玉明 , 谢建平
1 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现代生物医药研究所 ,重庆 400715
2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92
3 西南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 400715
收稿 日期 修回日期 录用日期
( )
摘要 :为研究铬 Ⅵ 的生物毒理机理 ,采用功能基因组研究的重要技术 ———双向电泳和 MALDITOFMS , 以真核生物细胞周期研究的重要模式
( ) ( )
生物粟酒裂殖酵母为模式 ,研究铬 Ⅵ 处理后粟酒裂殖酵母在蛋白质组水平的变化. 结果表明,铬 Ⅵ 处理会导致细胞差异表达 ,其形成的蛋
白质斑点有 600 多个 ,对其中改变明显的4 个斑点进行肽指纹分析发现 , 电压依赖型阴离子通道和锌结合醌氧化还原酶表达量降低 ,而 S腺苷
( )
甲硫氨酸合成酶和肌动蛋白表达量上升 ,说明铬 Ⅵ 可能通过氧化胁迫应答 、离子通道 、氨基酸生物合成等发挥生物毒理作用. 研究结果为进
一步认识铬分子毒理提供了基础 , 同时也揭示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