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行星风系第一课时气压与风.DOC

专题10行星风系第一课时气压与风.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题10气压与风 上海市青浦区第一中学 沈慧其 PAGE 3 课题10 气压与风 一、教学内容与说明 1.教学内容 影响气压高低的因素,大气运动产生的基本过程(热力环流),山谷风和海陆风的形成原因。关于“等压线及分布”内容,本课暂不涉及,留待“季风”一课中展开。 2.地位与作用 在教学内容中,“影响气压的因素”对理解大气运动的基本过程非常必要;而“热力环流形成示意”又为下一课时的全球性大气环流(行星风系)教学的基础;“海陆风”的内容教学又能和下一专题中有关季风的成因,完成知识铺垫。 二、教学目标 1.知道影响气压高低的因素,认识大气运动的基本过程,分析山谷风和海陆风的形成原因。 2.通过阅读热力环流形成示意图,认识空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风)的形成过程。通过对山谷风和海陆风的成因分析,提高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培养积极思考,合作学习,分析问题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阅读热力环流形成示意图,理解大气运动的基本过程。 2.难点:分析山谷风、海陆风和海陆风的形成原因。 四、教学流程示意 影响气压高低的因素 影响气压高低的因素 热空气上升原理 热力环流形成示意 山谷风和海陆风成因 海拔 气温 空气水平运动(风)的形成 为什么走马灯会转? …… 五、教学过程 (一)影响气压高低的因素 问题情境导入: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个现象,夏天我们经常用“闷热”这样的词语,一些老年人,特别肺部、心脏有问题就特别不好受,容易发病出意外。而进入天气转凉的秋季,我们也会用“秋高气爽”来形容,天气一般晴好适合也锻炼身体。你知道两种季节所反映的气候要素有何差别? 【设计思想】通过学生感受不同季节的气压高低,使学生认识气压与温度的关系。实际上影响气压的因素还有空气垂直运动,由于在本课中暂无应用,因此计划在“行星风系”一节教学中涉及。 (二)热空气上升原理 问题情境导入:教师展示PTT,指导学生观察图片,你能否解释:“走马灯为什么会转动吗?” (三)空气水平运动(风)的产生(热力环流形成示意) 冷却 冷却 冷却 受热 教师演示热力环流形成示意,引导学生思考:大气运动有哪两种运动方式?找一找两种运动方式的产生原因、规律。 【设计思想】大气垂直运动规律—热空气上升形成近地面低气压,冷空气下沉形成近地面高气压;大气水平运动规律—空气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 师生总结空气水平运动(风)的产生。 【设计思想】有空气水平流动(风)说明存在气压差异,而气压差异是否是地面冷热不均造成?冷热不均又是什么原因形成的?由逆向推导形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为下面分析海陆风、山谷风形成提供正确的思考方法。 (四)山谷风与海陆风 学生阅读课本相关思考题,观察山谷风、海陆风示意图,通过自己对空气水平运动产生原理的学习,小组交流讨论,说明山风或谷风、海风或陆风的形成原因。教师给出相关资料: “谷风——白天山坡受热,空气升温快,热空气上升地面形成低气压;而在山谷空气升温慢,形成高气压,因此空气由谷底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夜间则相反,形成山风。 海风——陆地与海洋的热容量不同,陆地热容量小,升温快降温也快,因此,白天陆地升温快,热空气上升地面形成低气压;而海洋升温慢空气较冷,形成高气压,因此近地面空气有海洋流向陆地,形成海风。夜间则相反,形成陆风。” 【设计思想】通过学生合作学习、交流讨论的方式,相互启发。 以小组讨论方式探讨“山谷风、海陆风的成因”,尤其是让学生表述成因可能存在困难。因此,教师需在学生讨论前布置要求,在讨论过程中逐步指导,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教师应该注意: 1、比较而言,海陆风示意图上的内容更明白,可首先和重点解决,而山谷风的内容可略讲。 2、请学生注意图中“冷”、“暖”差异及变化,思考原因。 3、请学生注意图中的海风、陆风均属于空气的水平运动,可设问能否简单的用冷、暖差异来说明?思考空气水平运动的产生的相关因素。 上海市青浦区第一中学 沈慧其 六、专家评析 本节课遵循了新课标“关注贴近学生生活的地理、关注促进学生发展的地理”等理念,教师成为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设计中体现师生一起,尽可能地挖掘教材中可以联系实际的内容,尽可能多地收集现实社会生活、生产中与教材内容相联系的素材,并把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按照“分析为什么走马灯会转?——归纳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引出风——为生产、生活服务(海陆风和山谷风)”的序列设计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获取、加工、应用信息的水平,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和创新学习的能力及团体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学好地理大有用处,增强学习的兴趣。 上海市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 李 会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