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际贸易价格的确定第一节 相互需求方程式 第三节出口的贫困增长 课堂讨论题: 出口的贫困化增长的现实意义 课堂讨论题 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学说的实践意义 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世界工厂可能性的探讨 第一节 产业内贸易理论 (3)基于差异产品的国际贸易 在国际市场上初级产品基本上是同质的(如铁矿),国际贸易中行业间贸易大多是初级产品之间的贸易(如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铁矿,同时向澳大利亚出口玉米)。但是,大多数制造产品都是差异产品(如汽车),这些产品相互间不能完全替代,消费者把其视为不同的产品,大量差异产品的存在是行业内贸易出现的重要原因(美国既向日本出口汽车,又从日本进口汽车)。 (4)基于价格歧视的国际贸易 实施价格歧视的三个条件 国际贸易中存在实施价格歧视的条件 价格歧视行为与行业内贸易 实施价格歧视的三个条件 企业具有垄断势力,有能力决定产品价格; 市场必须是分割的,不存在转售现象; 在不同的市场上,企业面临不同的需求弹性。 P Q 有垄断势力企业的需求曲线:P=P(Q) P1 P2 Q1 Q2 图3-2 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 国际贸易中满足实施价格歧视的三个条件 国际贸易中很多产品是由少数几个具有垄断力的企业所生产的; 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存在,使各国市场被分割; 对本国企业而言,外国市场的需求比本国市场的需求更有弹性。 在打破传统和经典的贸易理论中“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递减”两个关键的假设后,各种新贸易理论便纷纷诞生了。 规模收益递增开辟了贸易利益的另一个重要来源。新贸易理论认为,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现实世界的许多商品是以递增规模报酬生产出来的,而且这些行业如汽车业、半导体业、计算机业构成了国民经济的支柱,并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在规模收益递增和要素密集程度不同时,有两种效应在起作用,且其作用方向相反: 规模收益递增使生产可能性曲线趋于凸,不同的生产要素密集程度使生产可能性曲线趋于凹。 当规模收益递增的作用超过不同的生产要素密集程度的作用时,得到凸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反之,则得到如经典贸易理论中的正常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即凹状的曲线。若二者的作用相等,生产可能性曲线就成为直线。 产业内贸易理论 产业内贸易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格鲁贝尔等人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解释产业内贸易的产生原因和规模。 产业内贸易理论被称为战后贸易领域的两大发现之一。 行业间贸易:一国的出口和进口分属不同的产品分类目录的商品。 行业内贸易:一国同时进口和出口统一产品分类目录中的商品。 一、产业内贸易的原因 差异产品(消费者的偏好差异大于任何一个国家所能生产的产品品种数目); 运输成本(边境贸易,云南宁愿购买泰国大米而不购买江南大米); 动态规模经济(一个外国厂商,一个本国厂商分别处于一种产品的两种不同款式的边干边学过程中,使得出口一种款式,进口另一种款式的贸易模式存在) 产品的加总程度(统计的原因,将饮料和烟草归于一个目录而导致产业内贸易的现象) 各国不同的收入分配(偏好相似理论) 不同要素禀赋和产品多样性(高品质和低品质的系列产品) 对差别产品的需求与贸易差别产品的定义 对差别产品需求的研究以规模经济的存在作为前提条件 差别产品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人们对各种产品的需求存在结构性的差别 差别的来源 人们消费偏好的不同 人们收入水平的不同 二、需求偏好相似(重叠)论 主要因素是各国的人均收入水平 结论 各国的需求结构取决于各国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 各国间的需求结构的差异取决于各国人均收入水平的差别 决定各国需求结构差异的主要因素 恩 格尔定律 的 运用 :中国不仅解决了庞大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以及城市化水平的提高,食品消费结构也发生显著变化。第一,农村和城镇居民的粮食和蔬菜人均消费量呈明显减少,肉类、水产品消费增加。如2003年城镇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比1983年减少了45%,农村居民减少14%;城镇居民人均蔬菜消费量下降了29%,农村居民人均下降18%。城镇居民人均肉类产品消费增加46%,农村居民增加69%。城镇居民人均水产品消费增加65%,农村居民增加93%。? 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异扩大。1985-2003年,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差距从2.1:1扩大到3.4:1;食品支出占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从57.8%下降到45.6%,城镇居民家庭的食品支出比重从53.3%下降到37.1%;城乡居民人均食品支出差距从2.0:1扩大到2.7:1。? 林德尔(1961)运用“人均收入水平”这一概念,论述了需求偏好相似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