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血气分析在临床中的应用;△血气分析测定方法;;一、酸碱平衡的基本概念;二、酸碱平衡的调节
机体的酸碱平衡的调节,可通过体液、肺、肾这三种途径来进行。
体液缓冲系统的调节最快直接但为时不长;
肺的调节也快,且排除的酸性代谢产生量最多;
肾的调节作用缓慢,但各类酸碱失衡的调节,最终都要靠肾脏发挥作用;(一)体液缓冲系统的调节
体液的缓冲作用是由弱酸及其共同存在的碱所组成的缓冲对来完成的。体液中有多种缓冲对,其缓冲能力各不相同。
1、碳酸氢盐组(占53%):由H2CO3与HCO3-组成,是细胞外液中最重要的缓冲对。因为它们不但在血液中的浓度比其它缓冲对高,缓冲能力大,约占全血缓冲能力的一半以上,而且通过CO2与肺的调节相联,通过HCO3-与肾的调节相关,使生理缓冲能力大,超过一般的化学反应。
2、非碳酸氢盐组(占47%):包括①磷酸盐缓冲对;②血浆蛋白缓冲对;③血红蛋白缓冲对。;(二)肺的调节;(三)肾的调节
血浆HCO3-主要靠肾脏调节,虽然在数分钟内肺的调节就可改变血浆CO2水平,但肾脏调节血内HCO3-水平即需要数天时间。肾脏的职能在于排出体内过多的非挥发性酸和碱,并维持细胞外液中HCO3-的稳定,因此肾脏是保持体内缓冲剂的贮存和保持体液处于良好反应状态的主要器官。
肾脏对酸碱平衡的调节在于肾小 管上皮细胞能排泌H+,重吸收Na+并保留HCO3-,维持血浆碳酸氢盐的适当浓度。这种作用主要通过肾小管上皮细胞对HCO3-的重吸收、肾小管尿内磷酸缓冲碱的酸化、以及远曲小管上皮细胞生成和排泄氨以促进强酸的排出等过程来完成。
;
(四)细胞内外离子交换
细胞内外离子的交换有助于防止细胞外液PH的急剧变化。根据细胞内外阴阳离子平衡法则,当细胞外液[H+]增加时,部分H+可进入细胞内,细胞内K+则移到细胞外。;1 酸碱度(PH):
2 二氧化碳分压(PCO2)
3 标准碳酸氢(SB)和实际碳酸氢(AB):
4 缓冲碱(BB):指起缓冲作用的全部碱量.
5 剩余碱(BE):正常值±3mmo1/L。
6 阴离子间隙 (AG): 指血清中所测定的阳离子总数和阴离子总数之差。
7 二氧化碳总量(TCO2)
;PH值;二氧化碳分压(PCO2);二氧化碳总量(TCO2);碱过剩(BE):;实际碳酸氢根(AB)和标准碳酸氢根 (SB):; AB受呼吸因素的影响,AB值与SB值的差值,反映了呼吸对酸碱平衡影响的程度。
AB代表采样时体内碳酸氢根的含量,如ABSB=SB0——呼吸性酸中毒;
ABSB=SB0——呼吸性碱中毒;
AB=SBSB0——失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
AB=SBSB0——失代偿性代谢性碱中毒;
AB=SB=SB0——既无呼吸性也无代谢性酸碱紊乱;BB(缓冲碱): ;AG正常值=8~16mmo1/L,平均12mmo1/L。根据
电中性原理,细胞外液所含阴电荷总和=阳电荷总和
即Na++UC=(Cl-+HCO3-)+UA
Na+-(Cl-+HCO3-)=UA-UC
AG=Na+-(Cl-+HCO3-)
AG=UA-UC;(二)反映血液氧合状态的指标
1、动脉血氧分压(PaO2):正常值为80~100mmHg。随着年龄增长,PaO2逐渐下降,在成人,不同年龄的PaO2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PaO2=[102—(0.33×年龄)]×0.133Kpa
或PaO2=102-(0.33×年龄)mmHg;2、 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SaO2为动脉血中血红蛋白实际结合的氧量与所能结合的最大氧量之比。SaO2正常值:96±3%。
3、 氧含量(CaO2):为血液实际结合的氧总量,包括血红蛋白氧含量及物理溶解的氧量,健康人20.3ml%。
;氧离曲线:
SaO2与 PaO2的相关曲线;解离曲线要点;5、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正常人呼吸空气时,为5~15mmHg,此值随年龄增加,在50岁以上不超过20mmHg,70岁时不超过28mmHg。
导致P(A-a)O2增加的原因有:肺泡弥散障碍,生理分流增加或病理性左-右分流,通气/血流比值严重失调等。;;血样的采集与保存
(一)采血:嘱患者安静,勿紧张或呻吟。采血前记录体温、Hb浓度。
1 动脉血:首选采血部位,选股动脉、桡动脉或肱动脉。采用肝素化的注射器抽血。
2 动脉化毛细血管血:多选用指尖、耳垂或足跟(小儿)部位。
(二)血样保存:
20min内测定,如因各因素需要放置,应将血样置于0°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寡人之于国也》一词多义.pptx
- 心脑血管疾病用药市场报告.pptx
- 甲状腺激素分级调节.pptx
- 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口语交际:请你帮个忙.pptx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部生字词(带拼音组词).pptx
- 英语的26个字母和自然拼读.pptx
- 比划猜词游戏大全.pptx
- 碳氮氧化物的来源及对环境的影响.pptx
- 导体棒切割磁感线的综合问题.pptx
- 高考文言文词类活用.pptx
- 关联理论视角下法律译者主体性的多维审视与重构.docx
-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开启纳米集成功能光器件新时代.docx
- 坝型抉择:城市河道水流与溶解氧分布的关键影响探究.docx
- 过氧亚硝酸盐对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谷氨酸能突触传递的多维度解析与机制探究.docx
- 基于COSMIC无线电掩星观测剖析中高层大气重力波特性.docx
- 绿色贸易壁垒下山东省农产品出口的机遇与挑战:基于现实困境与破局策略的深度剖析.docx
- LOX-1:机械应力诱导心肌肥厚中的关键角色与机制解析.docx
- 后现代语境下中国女性小说的性别书写与文化审视.docx
- 数字化浪潮下工商银行广西分行第二代综合信息系统建设与革新路径.docx
- 门限代理签名体制:原理、发展与多元应用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