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原子受激发后,核外电子由低能级被激发到较高能级上。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是不稳定的,在电子从比较高的能级跃迁到低能级的过程中,原子释放能量发光,每条谱线对应于从一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能级发射的光子。借助于分光镜观察氢原子的光谱线在可见光区有4条,分别红线、蓝线、绿线、青线。 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1889年瑞典物理学家里德伯提出一个普遍方程 1890年里德伯,里兹等人发现碱金属原子光谱有类似的规律 例题1:关于巴耳末公式1/λ=R(1/4-1/n2)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此公式是巴耳末在研究氢光谱特征时发现的 B、公式中n可取任意值,故氢光谱是连续谱 C、公式中n可取整数值,故氢光谱是线状谱 D、公式不但适用于氢光谱的分析,也适用于其它原子谱线 例题2:甲是abcd四种元素的线状谱,图乙是某物体的线状谱,通过光谱分析可以了解该物体在abcd中缺少的元素是:( ) * 周璐系列复习课件——原子与原子核 第二节氢原子光谱 A S L1 P L2 B M N L3 分光镜由平行光管A、三棱镜P和望远镜筒B组成。平行光管A的前方有一个宽度可以调节的狭缝S。从狭缝射入的光线经透镜L1折射后,变成平行光线射到三棱镜P上。不同频率的光经过三棱镜沿不同的折射方向射出,并在透镜L2后方的平面MN上分别会聚成不同颜色的像(谱线)。通过望远镜B的目镜L3,就看到了放大的光谱像。 1、分光镜的构造原理 光 谱 发射光谱 定义:由发光体直接产生的光谱 连续光谱 { 产生条件:炽热的固体、液体和高压 气体发光形成的 光谱的形式:连续分布,一切波长的光都有 线状光谱 { (原子光谱) 产生条件:稀薄气体发光形成的光谱 光谱形式:一些不连续的明线组成,不同元素的明线光谱不同(又叫特征光谱) 吸收光谱 定义:连续光谱中某些波长的光被物质吸收后产生的光谱 产生条件:炽热的白光通过温度较白光低的气体后,再色散形成的 光谱形式:用分光镜观察时,见到连续光谱背景上出现一些暗线(与特征谱线相对应) 2、各种光谱的特点及成因 3、光谱分析 1、光谱:按一定次序排列的彩色光带。 2、光谱分析:由于每一种元素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因此可以根据光谱来鉴别物质和确定它的化学组成。这种方法叫做光谱分析。 3、光谱分析的的原理:利用发射光谱和吸收光谱。 4、光谱分析的优点:非常灵敏而且迅速。 5、光谱分析的应用:发现新元素和研究天体的化学组成。 思考与研讨 1、下列物质能产生线状谱的是:( ) A、炽热的钢水 B、炽热的高压气体 C、发光的白炽灯 D、试电笔内氖管 2、下列产生吸收光谱的是:( ) A、霓红灯发光产生的光谱 B、蜡烛火焰 C、高压水银灯发光产生的光谱 D、白光通过温度较低的钠蒸气 D D 3、关于光谱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连续光谱和线状光谱都是发射光谱 B、线状光谱的谱线含有原子的特征谱线 C、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发射光谱是连续光谱,只有金属蒸气的发射光谱是线状光谱 D、在吸收光谱中,低温气体原子吸收的光恰好就是这种气体原子在高温时发出的光 ABD 思考与研讨 4、关于光谱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光谱分析的依据是每种元素都有其独特的特征谱线 B、光谱分析不能用连续光谱 C、光谱分析既可以用线状谱也可以用吸收光谱 D、分析月亮的光谱可得知月球的化学组成 D 思考与研讨 5、在太阳的光谱中有许多暗线,这表明( ) A、太阳内部含有这些暗线所对应的元素 B、太阳大气层中缺少这些暗线所对应的元素 C、太阳大气层中含有这些暗线所对应的元素 D、地球的大气层中含有这些暗线所对应的元素 C 思考与研讨 4、巴耳末系 实验原理 6563A 4861A 4341A 4102A 3646A 可见,氢原子受激发只能发出几种特定频率的光,他的光谱是几条分立的亮线,就不像不等距的“阶梯”。这些谱线之间到底有什么规律呢? 1885年瑞士的巴耳末用经验公式表示出氢原子的前四条可见光谱: 用波数(波长的倒数)表示: ----巴耳末公式 巴耳末公式 或 式中的常数R称为里德伯常量,对于氢原子,实验测得R的值为1.097×107m-1 n大于6的符合巴耳末公式的光谱线(大部分在紫外区)随后也被观测到了,可见这个公式确实反映了氢原子内在的某种规律。人们把一系列符合巴耳末公式的光谱线统称为巴耳末系。 自从发现巴耳末系后,人们又在紫外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