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管理的对策措施.docVIP

城市交通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管理的对策措施.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城市交通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管理的对 策措施 侯小菲储诚山 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宄所 摘要: 工业、建筑和交通为全社会三大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部门。而城市交通能耗和排 放在全社会中又占重要地位,而且增长越显突出。笔荠从城市交通增长状况分析 入手,说明了加强城市交通能耗和谈排放管理的重耍性和迫切性,并通过城市 交通能源与温室气体管理滞后的原因分析,提出了针对城市交通能耗和温室气 体管理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城市交通能耗;温室气体排放;对策措施; 作者简介:侯小菲(1986年~),女,经济学博士,天津社会科学院发展战略研 究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 员,研究方向: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区域经济学; 作者简介:储诚山(1969年~),男,博士,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宂所副 研究员,研宄方向:城市经济学和气候变化。 收稿日期:2017年7月 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加快推进天津绿色建筑发展的对策研究》 (TJYY16-010) Received: 2017 年 7 月 、城市交通快速发展,其能耗和污染物排放不容忽视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我国城市交通迅猛发展。在各大城市, 机动车拥有量急剧增长,北京机动车拥有量从2006年的287. 6万辆增加到2010 年的480. 9万辆,年均递增13. 71%。尽管北京2010年开始采取摇号发放牌照的 措施,但到2013年机动车拥有量仍达到543. 7万辆。天津机动车拥有量从2006 年的120万辆增加到2013年1月的239万辆,年均递增约12%。重庆机动车拥 有量从2006年154. 7万辆增加到2012年的418.3万辆,年均增速高达18. 03%。 同时,城市轨道交通也快速发展,截至2013年底,全W 20个大城市运营的轨道 交通总里程达2518.6公里,同时46个城市在建轨道交通里程达2975. 58公里。 其中,北京2013年地铁运行里程456公里,全年运送乘客27. 39亿人次,分别 比2010年336公里和15. 95亿人次增长35. 7%和71. 7%。 城市交通的迅速发展,导致交通能耗总量和占比都快速上升。以北京为例,2005 年交通能耗总量为563. 4万吨标准煤,到2012年增长1235. 1万吨标准煤,年均 递增11.87%,远高于其他行业增长速度;交通能耗占全社会能耗比重从2005年 的10%上升到2012年的17%。上海轨道交通电耗从2005年的3. 55亿千瓦吋增加 到2011年的14. 27亿千瓦时,年均递增26. 1%,大大超越全社会和各行业用电 增长速度。 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也导致了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一氧化碳、非甲烷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二氧化硫、颗粒物和氮氧化物等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的快 速增长。据北京市环境保护局2013年6月发布的《2012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 显示,机动车已成为北京市大气污染物的第一大排放源,以PM2.5为例,机动 车排放占本地排放源的比例高达22. 2%,超过了工业源排放。天津机动车尾气污 染物排放总量年均在50万吨左右。城市交通尾气已成为城市空气环境污染的重 要来源。不仅如此,城市交通快速发展还加剧交通拥堵,出行难、行路难、通勤 耗时长,已经成为各大城市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 可见,加强城市交通能源和排放管理,推行绿色低碳出行方式,对于节能和控 制温室气体排放、降低机动车尾气污染、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城市品质和市 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笔者通过对天津、北京、萍乡、齐齐哈尔、新余、 铜川等城市调研发现,我国城市交通能源和温室气体管理还相当滞后,城市交 通尚未开展涵盖全行业的能源统计工作,普遍存在能耗统计数据缺失或失真现 象;即便是大型企业运营的公交交通和轨道交通的能耗统计也参差不齐,一些城 市对公交能耗不做统计;出租车和非运营交通(私家车、摩托车和机构车辆)基 本上没有系统的能耗统计;城市交通温室气体管理尚未起步。总的看来,我W城 市交通的能耗和温室气体管理成了 “不该遗忘的角落”。 二、城市交通能源与温室气体管理滞后的原 二、城市交通能源与温室气体管理滞后的原 我国城市交通能源和温室气体未得到有效管控,既有技术、管理体制上的原因, 也有机制和认知上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儿个方面: (一)城市交通类型繁多,运营主体多元,且具有流动、分散的特点,能源和温 室气体管理的技术难度较大 城市交通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大系统,从大类来看,可分为客运系统和货运系统。 从笔者关注的客运系统来看,按照运营主体又可分为公共交通和私人交通,按 照运营性质又可分为运营交通(包括公交车、轨道交通、出租车、旅行车等)和 非运营交通(私家车、摩托车和机构车辆等)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